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0 17: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突出的表现之一是(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2.《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仍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3.(2013辽宁鞍山中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4.(2016安徽无为期末)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安徽境内。小明要去寻访历史遗迹,他应去的地点是(  )
A.陈 B.巨鹿 C.大泽乡 D.渔阳
5.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2.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秦朝民谣
  材料二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末年什么样的政治情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结合教材说出与材料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3)请你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说出这次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怎样?
(4)如果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8江苏南通崇川观河中学期中,9,★★☆)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春秋争霸战争风起云涌
B.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百姓响应
C.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
D.项羽气吞山河的霸气
2.(2015湖北孝感期末,8,★★☆)对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秦朝大泽乡
②起义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③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④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4四川乐山中考,15,★☆☆)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
/
A.夏朝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2.(2013黑龙江龙东中考,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1.某班同学进行了“探究秦朝的兴亡”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探究一 秦朝的创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东方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秦帝国。
(1)秦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探究二 秦朝的暴政
历史短剧:
农民甲:我们村本来有300多人,200多人被抓去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驰道。
农民乙:唉!这日子怎么过啊!官府的赋税那么重,要交三分之二的收成,叫人怎么活啊!
农民丙:说什么你也得交上,刑罚那么严酷,迟交、少交都会让你断手断脚!
众农民: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2)从历史短剧中归纳秦朝的暴政。
探究三 秦朝的灭亡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4)秦朝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
(2)由秦帝国的兴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A 骊山陵墓、长城、驰道等工程属于土木工程,修建它们必须大量役使民力,这属于徭役的范畴。故选A。
2.答案  A 本题考查秦的暴政,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天下苦秦”指秦的暴政使人民深受其害,表现在徭役繁重、刑罚残酷和赋税沉重。
3.答案  A 秦朝末年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答案  C 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
5.答案  C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战胜了项羽。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与秦末的巨鹿之战有关,“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有关。
2.答案  C 大泽乡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都跟项羽无关,据此排除①④,选C。
3.答案  (1)秦的暴政。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严酷。
(2)陈胜。大泽乡起义。
(3)900多个贫苦农民去渔阳戍边,遇雨误期,按法律当斩。结果被镇压了。
(4)会爆发。理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统治阶级实施的暴政,主要表现为:刑罚严苛,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多;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陈胜、吴广途中遇到大雨误期,只是他们起义的表象而已,是直接原因。如果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迟早也会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秦的暴政的四个表现:徭役沉重,兵役繁多,赋税沉重,刑罚严酷。据此回答第(1)问。材料二是有关大泽乡起义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2)(3)问。第(4)问考查的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由于秦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怨愤,起义是早晚的事情。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分析图片可看出,图中人物为一群衣衫破烂、振臂高呼的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图片相关事件为大泽乡起义,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
2.答案  C 解答此题首先确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这次起义最终被秦军镇压,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因此③错,排除,选C。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公元前207年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2.答案  B 依据题干信息“陈胜、吴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故选B。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1)秦帝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徭役、赋税十分繁重,刑罚严酷。
(3)项羽率军大败秦军主力。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4)统治者应该爱惜百姓,以民为本,不能重刑罚,征收重税。否则只会导致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自取灭亡。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历史短剧可归纳:甲反映的是徭役繁重,乙反映的是赋税沉重,丙反映的是刑罚严酷。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过程中的作用。第(4)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统治者应该爱惜百姓、关注民生等方面来回答。
2.答案  (1)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修筑了长城,抵御了匈奴的进攻;我兴修了灵渠,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是千古一帝,功德无量。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罚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焚书坑儒”,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2)施仁政于民,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第(1)问考查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当时和长远的影响中,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秦始皇的辩词可从统一国家的建立及其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两个角度回答;秦朝人民的诉状主要结合秦始皇的暴政来回答。第(2)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