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张PPT)
3 百合花 *哦,香雪
【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清新俊逸——茹志鹃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
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二女儿王安忆是
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
型的代表性作家。茹志鹃作品曾被译成日、英、法、
俄、越等国文字。
作品: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
产院》《百合花》等。
2.“女性主义”作家——铁凝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进行独到的发掘和提取,语言明朗睿智,作品蕴含深挚,质朴优美。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其小说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作品: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
女》《笨花》等。中篇小说:《麦秸垛》《午后悬崖》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等。短篇小说:
《哦,香雪》《孕妇和牛》《安德烈的晚上》等。
【经典觅珠】
铁凝的名言警句
1.在这个世界上,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
2.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能珍重地供奉在理想的桌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岁月里积满灰尘。
3.包围我的人越多,越喧闹时,我愈加感到空虚和惶恐,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
4.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
二、背景回眸
1.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
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她说:“战争使
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
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
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是“静夜的箫声”。
2.山村的震动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刚在中国盛行,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哦,香雪》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现代化给山村带来的震动,体现了女性对现代化、对文明的强烈渴望。
【拓展链接】
知识拓展
百合花自述
我叫百合花,又叫夜合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传说中我是夏娃的眼泪化成的,被人们视为纯洁的
礼物。我的花好像一朵白莲花,你常见到的我的姐妹有
红百合、粉百合和黄百合。而我们白色百合更是气质
高雅,色泽温润,香气清幽。常常被用来象征清丽、纯洁、美好、高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西方人把麝香百合视为耶稣复活的象征,白百合花为梵蒂冈国花,法国人民更是把百合花作为国徽图案。很多国家把百合作为圣洁的象征,《圣经·旧约·雅歌》中写道:“他的恋人像山谷中的百合花,洁白无瑕。”因而人们取 “百年好合”之意来给我命名。
【初读任务】
1.《百合花》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生动,很感人,请试着找出一两处,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参考提示:(1)第8段: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小通讯员的羞涩、腼腆。而在后文得知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后却主动提出要把被子还回去,从中读出了小通讯员的淳朴、善良、为他人着想。
(2)第29段:生性腼腆、不善与女性交往的小通讯员在得知“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后,“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从中读出了小通讯员革命热情高,注意群众影响的特点。
(3)第40段:无论是带“我”到包扎所,还是和“我”一起借被子,小通讯员似乎都很被动,而“我”“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从中读出了一个19岁的青年的另一面,质朴、纯真、孩子气,同时对革命有着深切的爱!
2.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前,这里是个什么样子?请用文中材料来回答。
参考提示:(1)台儿沟人生活单调。“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2)封闭、落后,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姑娘们问乘务员房顶上的那些大刀片子似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她们根本不知道电扇是什么);把车厢当成房顶(孤陋寡闻)。
(3)生活贫穷、落后。姑娘们在车站做买卖,用核桃、鸡蛋、红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和尼龙袜。(可见台儿沟的闭塞和贫穷)
【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虔诚(qián) 皱褶(zhé) 慷慨(kǎi) 斟酌(zhēn)
B.粗糙(zào) 凛冽(lǐn) 惆怅(chóu) 怂恿(sǒnɡ)
C.慰劳(wèi) 贪婪(lán) 屋檐(yán) 挂匾(biǎn)
D.点缀(zhuì) 包扎(zhā) 赤裸(luǒ) 羞涩(sè)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C。A项,zhé—zhě;B项,zào—cāo;
D项,zhā—zā。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掂脚 隧道 诞生 跨步
B.扒车 笼罩 刹那 臂弯
C.装饰 张篁 踌躇 嘟囔
D.尴尬 衣襟 安祥 稚气
【解析】选B。A项,掂脚—踮脚;C项,张篁—张皇;D项,安祥—安详。
二、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_____的民警发现老人额头上有一处伤口,询问得知天
黑路滑老人不小心把额头碰伤,民警立即带老人到卫生
院包扎伤口。(细心·悉心)
2.生命_____,不要过于顾忌小事,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
顺,不要心怀不满,也不必耿耿于怀。(短促·急促)
细心
短促
3.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伊斯兰教徒都要去麦加朝圣,很多
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
他们那样_____地涌向麦加呢?(虔诚·忠诚)
4.李克强说,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
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_____我们是一家人。
(终于·终归)
虔诚
终归
5.热情奔放的红,红得似火;活泼美丽的黄,黄得赛金。
一簇簇娇艳的郁金香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将大地装扮
成_________的锦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6.韩国某歌手年仅29岁,不知所云地死了,令人惋惜。
(
)
﹒﹒﹒﹒
五彩缤纷
×。辨析:语境说的是说不出原因地死掉了,应用
“莫名其妙”。
7.今天的大集像往常一样拥堵不堪,不过,这一次却没
有持续太久。一位身穿橘色大衣,戴着红色线帽的大妈
自告奋勇,干起了指挥交通的活。(
)
﹒﹒﹒﹒
√。句子说的是大
妈主动承担指挥交通的任务,使用正确。
8.此前国足先后击败了两支弱旅,所以至今并未受到太
多考验,第一场踢得磕磕绊绊,但第二场的完胜让外界
对中国队的期望值瞬间升高。(
)
﹒﹒﹒﹒
√。此处语境说的是
国足比赛不顺利,使用正确。
9.在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切忌做
墙头草心不在焉,影响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
)
﹒﹒﹒﹒
×。“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
这里是说做人用心不专一,故应用“三心二意”,
不能用“心不在焉”。
10.这个非洲基地组织的头目本该向左转弯,却
不由自主地把他的丰田海拉克斯拐向了右边。
(
)
﹒﹒﹒﹒
×。句子说的是非洲基地组织的头目不自觉地做
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因此不能用“不由自主”,
而应用“鬼使神差”。
【审美鉴赏】
《百合花》
鉴赏点一:赏析小说的语言和叙述方式
1.读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①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
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
②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
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
摇了摇头。
(2)③新媳妇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
一针地缝。
④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
一眼。
﹒﹒
﹒﹒
﹒﹒﹒﹒
【明确】(1)第①②句“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张皇”的意思是惊慌失措,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的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2)第③④句新媳妇“异样地瞟”和“劈手”几个字一改过去的羞涩忸怩,表达了对我们冷漠的不满;流着泪为战士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表达极为深沉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2.请简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名师导引】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第一人称的作用,对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分析。
【明确】(1)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2)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鉴赏点二: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
这一细节,一方
面写出通讯员的朴
实、腼腆、执拗,
另一方面写出新媳
妇的友善、热情、
关切。在情节上为
第二次描写“破洞”
做铺垫。
课文出处 作用分析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
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
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
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
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
新媳妇和“我”为此而
万分痛惜的心情。
课文出处 作用分析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
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
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
他无比爱护的感情。
课文出处 作用分析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④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合花》中有几处景物描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还有“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哦,香雪》
鉴赏点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5.为什么香雪喜欢铅笔盒,而不是手表等物品呢?
【明确】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6.既然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作者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刻画凤娇等人物呢?
【明确】红花应有绿叶衬,作者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
7.通过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可看出姑娘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鉴赏点二: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8. 孙犁评价小说“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试举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品的“诗意”。
【明确】小说选取一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细节,用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语言,写活了山村女孩纯真、率直、清丽的情怀。
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认识了火车上白白净净的
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产生了朦胧
的情愫。凤娇与“北京话”做买卖,故意磨蹭,车快开
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
会,而凤娇却很开心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
的人付出,这种爱毫不张扬,默默地,似乎还是很合情理
的巧合。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
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还有一处细节: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替凤娇委屈,也替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地得到幸福。
【思维锤炼】
1.课文《百合花》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结尾对“百合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之一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秀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赞颂了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
2.结合文本《百合花》,请分析“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点拨】小通讯员: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新媳妇:害羞、腼腆、善良、深明大义,对革命战士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3.试分析“哦,香雪”这一标题的好处。
【点拨】“哦”字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种种举动的理解与赞美,洋溢着对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姑娘纯洁善良品性的歌颂。
4.文中的木铅笔盒和自动铅笔盒有什么深层含义?这表现了香雪性格中的什么特点?
【点拨】
【备选要点】
1.请分析《百合花》富有诗意的对比手法。
【点拨】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医生与
“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
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
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
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
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
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2.《百合花》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主题,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点拨】本文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挖掘,展开对军民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精心和细致描绘虽然平凡但具有特征性的生活画面来提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3.划分《百合花》一文的层次,并概括大意。
【点拨】本文共有5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55):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56、57):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4.试分析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时的心理活动。
【点拨】
心理描写的句子 特点 作用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害怕 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三十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不怕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犹豫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坚定
【综合素养实践】
1.茅盾先生说过《百合花》是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谈一下你的理由。
【点拨】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作品中虽然写到一小通
讯员面对年轻女性(作者)的追问和小媳妇“刁难”时
的羞赧,面对异性时内心的慌乱不安,但这种对中国男
女青年之间的微妙情感与革命斗争融合在一起,表现了
朴素而纯洁的友情。特别是当新媳妇发现牺牲的小通
讯员时,劈手夺下被子给他盖上,流着泪给他缝肩上
的破洞时的情景,充分体现的是一个年轻女性对革命小战士的痛惜之情。所以称之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如不同意自圆其说亦可。)
2.班级准备举办一个革命文学作品研讨交流会,经师生交流,同学们选出了《百合花》《荷花淀》和《青春之歌(节选)》这三篇作品,请你分别为这三部作品各写一个推荐词。这三篇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篇?请写一下你的理由作为发言提纲。
答案(提示):推荐词要把作品的主要故事、作品风格或艺术特色概括出来。发言提纲:要说出这本书最吸引你的理由是什么,它与其他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百合花》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是结合具体情节对新媳妇的形象的分析。请你参照示例,选取典型细节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
示例(新媳妇):小通讯员要借她(刚过门才三天)唯一的嫁妆——一条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她一开始又羞又怕,但经过“我”开导,同意做“我”的下手。
小通讯员牺牲后,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小通讯员
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
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
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
赧判若两人。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可当
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
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
身子……”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她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
小通讯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4.《青春之歌(节选)》中的歌子是恽代英在漕河泾监狱写的《时代的囚徒》,这首歌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愤慨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各个监狱广泛流传,鼓舞着难友们的意志。请你运用反复手法,从秋瑾、赵一曼、江姐三个人物中选取一人,写一首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参考示例:
那一抹闪闪的秋色
——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作者:宛若依米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命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5.香雪用四十个鸡蛋加三十里夜路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你认为值得吗?
答案(示例):值得。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体现了她想要改变山村封闭、 落后、贫穷的迫切愿望。
无法衡量。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更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所以无法用四十个鸡蛋来衡量值或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