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空气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空气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0 18: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②、通过课件模拟“微粒”运动明白:热膨胀、冷收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①、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②、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用“创新设计实验”解释实验现象;
④、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②、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③、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新设计实验”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烧杯、锥形瓶、气球、热水、冷水、蜡烛、打火机
学生准备:矿泉水瓶、吸管、蓝墨水染的有色液体(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观看微视频,复习旧知
师:这真是个魔法喷泉吗?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这个喷泉是利用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个原理。
师:老师就知道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水和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那么如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很简单,但却能够唤起学生的“热胀冷缩”知识,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也为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埋下伏笔。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过渡到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让学生能够自然迁移所习得的知识。
(二)、探究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问:空气是透明流动的物质,既然要做实验,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空气,你有办法抓住空气吗??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那么多方法,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重要就是要把空气密封起来。
?2、出示材料,问:如果给你锥形瓶、气球、烧杯,你又能想出办法把空气抓住吗?
师:同学们说得对,就是用气球将锥形瓶瓶口封住,将空气密闭在里面。
3、小组合作,进入实验初步探究
师:那这节课我们先来试第一种方法来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
(1)设计实验一
用准备好的烧杯、冷水、热水、锥形瓶、气球。我们用两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和热水,将套上气球的锥形瓶分别放入冷水与热水里,观察气球的变化。
(2)实验猜测
让学生在空烧瓶上画气球的变化,小组之间通过讨论,大胆进行试验猜测并将猜测画在实验记录单里。
(3)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请小组长将各组讨论后,画在实验记录单1中,并抽小组派代表到展台展示。
设计意图: “空气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有利于拓展思维,以及实验方法的指导,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实验,以事实说话。
4、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将没充气的气球套在锥形瓶口上,使气球与锥形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把锥形瓶放入热水中2—5分钟。
把锥形瓶放入冷水中2—5分钟。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提示:
玻璃制品,轻拿轻放!
注意气球与锥形瓶接口处的密封性!
热水很烫,请勿触摸!
实验小结:
师:通过老师演示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说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课件出示动态图模拟空气“微粒”运动
(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速度会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设计意图:体现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原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让难点知识“微粒”假说通过多媒体演示能够迎刃而解。
(三)、创新设计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进入实践操作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利用这些身边随处可见的最普通的材料,动手实验来验证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
课件出示学生自备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吸管、蜡烛、打火机、蓝墨水染的有色液体
实验步骤: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U形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将吸管较长一端放入有色水中,较短一端放入空瓶中,并拧好瓶盖。
用蜡烛油进行密封工作。
拿起一杯热水,沿着空瓶壁浇灌下去,同时注意观察左边有色水中出现的实验现象。
拿起一杯冷水,如之前的方法进行浇灌。
分析实验记录的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结论,并填在记录表内。
实验要求:4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同学们一边进行实验,一边完成实验报告单,实验结束后请小组长进行汇报。
实验提示:
①分工合作、注意安全;
②细心操作、仔细观察;
③认真思考、及时记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边实验,一边将观察到的实验记录下来,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①从实验器材来说,学生自行收集,废物利用促环保;从实验过程来说,从实验装置的组装到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合作完成,矿泉水瓶易受热,实验现象明显。
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体现学生的小组自主探究精神。
③交流汇报是为了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取长补短,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倾听能力。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1)师:同学们都喜欢打乒乓球,可是打得正在兴头上呢,球不小心被踩扁了,学了今天的科学知识你知道该怎么办了解决吗?
生:用热水泡,因为乒乓球内空气受热膨胀,将乒乓球撑圆。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为什么会爆裂了?冬天,打足气的篮球第二天为什么又瘪了呢???
生: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
(2)观看微视频,请同学们解决视频中如何轻松搞定罐头。
生:将罐头倒过来,瓶盖部分放入热水中泡一泡,原来罐头与瓶盖间有部分空气,空气受热膨胀,这时候我们再打开罐头就轻而易举啦!
2、师: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观察、发现更多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可以拿我们今天学习到到的知识考考家里人,答对了就要表扬,答不上的,你来给他们解释解释,好吗?
设计意图:科学课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学以致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觉得自己在学习中都是有收获的,增强学习的乐趣。“这样设计是让我们的课堂能够延伸到课外,给孩子们更广阔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