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6.12《拿来主义》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6.12《拿来主义》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0 11:2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2 
拿 来 主 义
【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
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成就: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
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
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
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中
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
之一。
【经典觅珠】
1.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呐喊·自序》
2.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鲁迅《呐喊·自序》
3.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鲁迅 《彷徨·伤逝》
4.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题<彷徨>》
二、背景回眸
“迷茫中的灯塔”——拿来主义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
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
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
剿”,主张“全盘西化”。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
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初读任务】
1.《拿来主义》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
参考提示:《拿来主义》在否定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的东西后,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阅读《拿来主义》全文,请分别概括“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的特点、实质和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提示:
不送不拿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媚外、
卖国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①_________ 只送不拿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质 惧外、排外 ③_______
_____ 爱国、和平交往
结果 ④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谬种(miú)  灵魂     残羹冷炙(zhì)
B.辨别 自诩(xǔ) 象征主义






C.孱头(càn) 烟具 勃然大怒
D.鱼翅 国粹(cuì) 出售存膏(shòu)






【解析】选A。“谬”应读“miù”。
二、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夸大中国政府债务风
险,_____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进而产生了背离中国经
济现实的评级偏误。(误解·曲解)
曲解
2._____印度国内不断有人发出强硬言论表示印度不惧
怕与中国开战,但也有很多分析指出,要与中国开战,
印度的军事能力还远远不足。(不管·尽管)
3.多位两岸专家受访表示,习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
内涵_____、思想深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必将产
生深远影响。(丰富·丰盛)
尽管
丰富
4.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
三号基本系统建成,从今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也许有
人问:中国的北斗卫星毕竟牛在哪儿?(

)
×。辨析:“毕
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一
般用于肯定句,因句子为疑问句,故应用“究竟”。
5.通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如今,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
工作人员已习惯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使礼尚往来有
温度,更有分寸。( )
6.李彦宏还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创业一定要有
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
是残羹冷炙。”( )


7.男子趁停放在超市广场的电动车车主没锁地锁,利用
自己的维修技术撬开电动车锁,冒充车主冠冕堂皇骑
走。
(

)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从语境上看应为公开或不加掩饰地去盗窃,故用“冠
冕堂皇”错误。
【审美鉴赏】
鉴赏点一:鉴赏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1.文中如何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徘徊不敢走进门
勃然大怒,放一把
火烧光,算是保存自
己的清白
错误态度 比喻义
孱头 ①_______________ 比喻懦弱无能、害
怕继承、拒绝借鉴
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比喻割断历史、盲
目排斥的虚无主义
者和貌似彻底革命
的“左”派幼稚病
患者
比喻崇洋媚
外、主张“全
盘西化”的投
降主义者
错误态度 比喻义
废物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
“接受一切”“欣欣
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
下的鸦片” 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论述“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的?
【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首先“占有”,然后“挑选”,其方法有:
鱼翅
加以批判地吸收
喻体 本 体 正确态度
①_____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吃掉”(即吸收)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需要区别对待的部分 ②_______________
文化遗产中的
旧形式
“以请她们各自
走散为是”(即彻底
抛弃)
喻体 本 体 正确态度
烟枪和
烟灯 ③_____________
_______ 存放一点,其余毁掉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仅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鉴赏点二: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3.前面四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五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
【明确】前面四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五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4.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思维锤炼】
1.作者指出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点拨】作者以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
不想取得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
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
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
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
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如何理解“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
【点拨】“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3.作者是如何用先破后立的方法阐明拿来主义的?
【点拨】作者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闭关主义”,现在我们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并指出其危害与结果,提示了无论过去海事现在我们都缺乏“拿来”的勇气和精神,从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4.鲁迅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极力否定、批判“送去主义”的,那么在“走出去,引进来”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应否决“送去主义”呢?我们给世界送去了什么?有没有必要送出去?
【点拨】(1)不能否决“送去主义”。(2)我们给世界
送去了: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中国的武术走向世界;中
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象棋、旅游商品、国宝级
动物熊猫(《功夫熊猫》)走向世界;中国的海军走向了
世界(护航索马里)。(3)有必要送出去。促进文化的交
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中国的商品走向了
世界,外国人依赖于中国的产品,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made in China”。它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有、强大,也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经济的发展和“仁爱”的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
【备选要点】
《拿来主义》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算得”“进步”应如何理解?
【点拨】“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齿的。“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
【综合素养实践】
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
参考示例:(1)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
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
节日的可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2)对待
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
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意义,意识到传统
节日淡化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节日缺乏真正的
“热爱之情”,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与当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之处。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
“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