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节 泥石流一、泥石流的形成
1.概念:泥石流是指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 。
2.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 ,冲刷力 ;
②山坡或谷沟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 (土或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 ,如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或改变地面植被状况,都会诱发泥石流。特殊洪流较大强碎屑物活动二、泥石流的危害
3.特点: 、 。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等。
5.前兆:河流、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6.逃生措施:
(1)设法从房屋里跑到 ,并迅速转移到 ;
(2)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突发性历时短开阔地带高处三、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7.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
(2)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 和 ;
(3)植树造林;
(4)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 泥石流;
(5)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
注: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受泥石流的潜在威胁,我国是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最严重。搬迁疏散疏导1.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C2.在诸多自然因素中,形成泥石流最重要的条件是( )
A.有较为陡峭的山谷汇集水流
B.有大量易被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
C.流量较大且速度较快的水流
D.火山或地震引起土层松动C3.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山区面积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 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C4.2015年3月30日,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 )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体滑坡 ④崩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5.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山体崩塌——地震——海啸
B.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
C.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
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减少不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
B.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C.泥石流的发生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周期性
D.人类也可以通过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而影响泥石流的发生CA7.读下面“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CD8.小红和小朋等几位同学在山上游玩,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应该( )
A.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爬
B.马上往泥石流下游方向跑,越快越好
C.马上朝泥石流的逆方向跑,越快越好
D.原地不动,等待救援A9.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有( )
①特定的地形形态和坡度 ②降水 ③集中的水源补充 ④持续的高温天气 ⑤红壤广布 ⑥大量的泥沙石块 ⑦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②⑤⑦B10.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
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 。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
。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 。
(5)由此可见, 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良好的植被11.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2)图中B地区地质地貌与A地区相似,但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它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毁林开荒,工程建设等 。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少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12.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大,经常有山洪爆发
B.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
C.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D.地势高峻,位于阶梯交界处C(2)一般而言,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 )
A.夏季大于冬季 B.北部多于南部
C.西部多于东部 D.春季大于秋季
(3)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AC(4)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5)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