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熔化与凝固 同步练习(课件 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5 熔化与凝固 同步练习(课件 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0 14: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名师面对与名校名师面对面 与命题专家面对面面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5节 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物质熔化过程需要从外界   热量。
2.凝固: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物质凝固过程需要   热量。
3.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一是要达到   ,二是必须继续从外界   ,二者缺一不可。
晶体凝固的必要条件:一是要达到   ,二是必须能继续向外界   ,二者缺一不可。固态液态吸收液态固态放出熔点吸热凝固点放热二、熔点和凝固点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   。
注:熔点和凝固点都是晶体的特性,可用于晶体的鉴别。冰的熔点为0 ℃,水的凝固点为0 ℃。相同三、晶体和非晶体
5.分类依据是:有熔点和凝固点的是   ,反之是   。
6.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晶体熔化时持续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  。整个熔化过程   。
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非晶体熔化时一边吸热,温度一边   ,固体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全部熔化。
常见的晶体:冰、海波、金属、水晶等。
常见的非晶体:蜂蜡、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晶体非晶体不变固液共存升高1.把0℃的冰水混合物放在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水凝固从而使冰增多
B.由于冰熔化从而使水增多
C.冰与水都不会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C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48 ℃时肯定是液态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B3.用小试管装有冰水混合物,置于装有0℃酒精的大烧杯中,在试管和烧杯中插入甲、乙两支温度计,并用电风扇吹酒精液面,当试管中仍为冰水混合物,烧杯中仍有许多酒精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注:假设此实验与外界无热传递)( )
A.试管中冰、水的质量比不变
B.试管中的一部分水要变成冰
C.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不变
D.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降低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塑料、沥青、冰 B.橡胶、水、蜂蜡
C.玻璃、铁、松香 D.铁、食盐、海波BD5.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就不容易熔化,这是因为( )
A.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C.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C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像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像
C.丙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像
D.丁图可能是海波凝固图像A7.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 ℃的冰比0 ℃的水更好,是因为( )
A.冰比水更凉些
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
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
D.冰熔化成水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8.夏天,吃棒冰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D凝固9.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这种物质在第2 min时是   态(填“固”“液”或“气”);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液晶体48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熔点是0℃,达到0℃的冰一定会熔化
B.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水银的凝固点是-38.8 ℃,在温度可达-45 ℃的地方,可用水银温度计C11.国外研制出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下列关于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阐述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中的物质熔化放热,又自动向人体吸热
B.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中的物质熔化吸热,又自动向人体放热
C.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中的物质凝固放热,又自动向人体供热
D.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中的物质凝固放热,又自动向人体吸热C12.下雪了,小明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了-4 ℃,将烧杯放在装了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
A.先不变,后变大
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D13.物体吸热后( )
A.温度一定升高 B.晶体温度不变
C.非晶体温度不变 D.温度不一定改变

14.在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分别装有一种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甲、乙是晶体,丙是非晶体
B.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C.甲、乙的熔点相同,甲的质量小于乙
D.丙的熔点高于甲、乙的熔点DC15.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C16.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已结冰 D.都没结冰D17.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正确,因为钨的熔点高达3410 ℃(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错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低,钢水的温度高于纯金的熔点 。
(3)水银温度计在-40 ℃时已无法使用
 正确,在-40 ℃水银已经完全凝固 。
(4)在-265 ℃时氢是固态
 正确,氢的凝固点是-259 ℃高于-265 ℃ 。18.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猜想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探究课题:水的凝固点与含盐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猜想与假设:含盐越多凝固点越   (填“高”或“低”)。
(2)实验步骤:①在杯中装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质量不等的盐;②在每个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将烧杯置于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   的温度。低冰箱冷冻室内水凝固时(3)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通过分析数据,你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②上述结论有何应用?(举一例说明)   。
? 水中含盐量越多,水凝固点越低下雪后可给道路撒盐,促进积雪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