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4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质量的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
A.mA=1.19×10-7t B.mB=125 g
C.mC=0.13 g D.mD=0.00012 kg
2.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D3.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C5.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空隙发生变化
6.某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他在左盘加80 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 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
A.80.5 g B.80 g C.81 g D.79.5 g
7.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DDA8.(2017,无锡二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合适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 )
A.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9.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BC10.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1.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变成水
C.水蒸气不存在,只有冰、水混合物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DD12.(2016,安徽)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13.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BB14.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15.下面是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需要做的几项工作,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列是( )
①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调节横梁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横梁平衡后,计算砝码和游码的示数,算出物体的质量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DB16.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 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 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 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 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 )
A.0.92×103kg/m3 B.1.1×103kg/m3
C.1.2×103kg/m3 D.11×103kg/m3
17.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BB1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19.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C20.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A.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
C.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A二、简答题(每空1.5分,共30分)
21.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水果糖,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仔细观察。过一会儿你会观察到糖溶解了,液面略微下降。由该实验现象,可推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熔化放出23.同学们学习过密度后,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_m3。
24.调好平衡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测量的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应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时,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克。0.720.02右162.625.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__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
26.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____(填“内侧”或“外侧”)。乙7010汽化液化凝华内侧27.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煤块的质量较大;
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④木炭砸碎;
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木炭是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④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木炭的密度比煤块小,木炭的密度也比水小可燃性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自下而上98低于吸收不变水的质量较大29.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为_________克。58.2(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毫升。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评估实验过程及结果时,认为液体的体积测量值会比他的实际值小,请你分析原因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种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60烧杯中有液体残留。0.8×10330.小光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光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取出塑料球,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填字母)。
(2)实验中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___g,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kg/m3。此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B11.20.56×103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