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唱山歌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唱山歌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9-20 11:1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山歌》
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歌仙,是一位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歌手。影片《刘三姐》表现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乡亲百姓与财主斗争的种种情节。影片所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影片中有大量的壮族民歌,有的旋律优美,有的活泼、风趣,给人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感受。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对《刘三姐》的电影背景了解的不多,需要通过视频资料进行了解。其插曲《唱山歌》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悠扬婉转,连音比较多,而且是一字多音,节奏变化也比较大,对于不太接触民歌的学生们演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唱歌曲时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呼吸,保证有较长的气息支持,以获得连贯、平稳的声音。
教学设想
学生对于本首歌曲的变换拍子掌握起来有难度,“唉”字的拖拍掌握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唱准歌曲的节奏节拍,我想采取先单独学唱“唉”这个拖音的歌谱,再加歌词的方法进行学习。我想,有了准确的歌谱的演唱,“唉”字的准确演唱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歌谱和乐理知识时,有时畏难情绪比较大,个别学生会感到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信,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这样每堂课下来,大家以得到奖励为荣,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同学之间也是互相帮助,学习的热情会高涨,同时也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变换拍子。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演唱。
技能目标:能准确而流畅地演唱《唱山歌》,并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情感目标:1、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2、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
琴、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组织教学
教师放《大地飞歌》音乐,师生随音乐律动表演进教室。(出示课件)
师生音乐问好。
引用一首学生熟悉的壮族风格的歌曲进行律动表演,使学生既感亲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壮族歌曲的学习渲染了气氛。
导入歌曲
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片段:
1、介绍壮族景色:师:同学们听过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吗?这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壮族风味的歌曲。壮族的居住地广西桂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那里风土人情吧!桂林的山真秀呀,桂林的水真清呀,桂林的山真奇呀(出示课件桂林山水图片)。
2、介绍刘三姐:桂林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美,人也很美,(出示课件刘三姐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呀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更喜爱唱她的歌。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当地有“歌海”之称,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唱山歌作为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出示课件《刘三姐》片段)
3、师小结:刘三姐靠什么战胜了财主?(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件图片的播放让学生欣赏了并了解了壮族的风土人情及美丽景色。
再现当时影片片段,让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电影《刘三姐》的影片一上映,就深受人们的喜欢,这部影片的主题歌也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你们想听一听吗?听得过程中注意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播放课件范唱) 2、师生讨论小结歌曲速度情绪:(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3、师范唱歌曲:老师听了这首歌,也禁不住想唱一唱了,你们想听吗?如果唱的好给点掌声好吗?谢谢!
4、介绍变换拍子及特点: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的拍号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在哪小节发生了变化呢?四二和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知道吗?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突出强拍子。 5、复听: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放录音)
6、解决难点:你感觉哪儿挺难唱的?(学生说出歌曲中几个较难唱的地方,其中“哎”字学生不太好掌握;最后一句不太好唱。)? (1)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这首歌的难点之处。
我们先来学唱一下这个字所对应的音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出音符时值,并练唱音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优胜小组得小星星。 (2)师: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啰”?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7、师讲解换气记号的唱法:师:大家还有没有注意到这句当中有个标记啊?(换气记号)。
师:很好,那我们再来一遍师生接唱最后一句,注意唱到换气记号要换一口气。
8、巩固歌曲:师唱生接,生唱师接。 9、随伴奏完整演唱: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随伴奏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初听歌曲,给学生以初步的印象。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为学生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
解决歌曲难点,为学生进一步准确学好歌曲打下基础。
处理歌曲:
分句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含义,让生体会其情绪和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1、分句理解歌词含义:师:《唱山歌》这首歌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我们可以从歌词入手。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
2、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一句的演唱情绪。3、讨论后小结:前两句用充满爱,柔美的情绪,后两句应用自豪的情绪来演唱,好下面我们把握这样的感情来唱全曲。
师:同学们,现在就假设我们来到了桂林,我们的眼前是清山绿水,你就是歌仙刘三姐,你来自豪的唱山歌,好吗?出示课件伴奏)
让生体会歌词含义,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
编创不同演唱形式,
巩固歌曲:
师:好,唱到现在呀,我们所采用的形式是齐唱。广西壮族既然有“歌海”之称,一种演唱形式是不是太单调了,我们通过刚才的影片有没有些灵感,变换一下演唱方式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演唱形式:
小结方案: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师:我们试一下。(弹琴唱)
(2)领唱与齐唱。师:我们来试一下。(弹琴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师:好的,这种方式够新颖,我们来表演一下。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每种形式的巩固演唱,使学生既感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巩固了歌曲。
知识拓展:
再现舞台版《刘三姐》的对歌情景,(当年刘三姐的扮演者亲临舞台)让生再次体会刘三姐的机智和聪慧,并随视频跳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
此环节的对歌加深了学生们对刘三姐的了解,并让学生了解了我国音乐文化经久不衰。壮族舞蹈的简单学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舞起来、唱起来吧!(随《唱山歌》歌曲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同学们,老师真是太开心了,你们心情怎么样?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