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小数乘小数(三) 课 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教材安排了小数乘小数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在编排了计算小巧家阳台各部分面积的学习材料,通过实践发现“积的大小规律”。并且归纳出比较积与因数大小的一般法则,为小数除法中归纳商的大小规律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基本计算方法,都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正确计算,而且学生在四年级就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因此,学生能通过自己探究、小组合作,从求到的各部分面积看出积的大小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更要关注个别学习困难学生, 要多作个别化指导。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过程,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3、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出示1、口算:0.8×40= 0.12×0.2= 0.7×1.1=1.2-0.6= 15×0.03= 0.3×0.3=0×0.123= 1.45÷100=2、情景引入出示例题:下面是小巧家的阳台平面图,阳台长3.2米,宽1.5米……哪些面积大于1.5平方米? 揭示课题; 板书:小数乘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校对 观察课件,并思考。 通过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真确率,同时强化积的小数位数确立方法,从引导学生判断积的状况,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读题,思考: ⑴题目给我们哪些信息?要求什么?⑵学生分组填写表格,组内讨论交流积的变化情况。⑶大组交流,讨论归纳出积的大小比较规律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读题,然后交流问题。然后计算并完成表格填写。 结合题目,思考并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让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讨论、对比归纳出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三、运用知识 1、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书P15试一试)2、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算一算,你的估计对吗? (书P15练一练) 0.56×0.25=1.4 3.01×0.49=14.749 9.8×1.06=9.388 0.24×3.5=0.84 3、先估一估结果,再准确计算 9.92×0.6= 0.99×1.04= 29.5×1.7= 用手势表示。 判断并交流 独立完成作业,并交流。 通过这组练习,加深学生对探究出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要求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灵活综合的解决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在计算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学生交流 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再一次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布置作业 1、在下面的( )里填上“﹥” 、“﹤”或“=” 9.83×0.5( )9.83 10.05×1.5( )10.05 8.45×1.2( )8.45 0.08×50( )0.08 0.9×3.9( )3.9 4.3×0.99( )0.99 3.9×3.9( )3.9÷3.9 5.42×0.1( )5.42÷0.1 68.8×0.8( )68.8×8 3、先估算再竖式计算(任选一组) (1)0.072×4.5= 7.2×4.5= (2)6.05×2.4= 6.05×0.24= 练习册 学生独立完成,并上交。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进行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