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5 07: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目录





05
教学策略



02
学情分析



04
重点难点



03
教学目标



01
教材分析



06
教学过程



1.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
搜索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学习主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开篇章。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



目录


筹资金额巨大
参与人数众多
众多明星响应
?5,075,980
29166人
特别录制宣传片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8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3



开端
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2.
学情分析



学生
鸦片战争

First Opium War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优势


注意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待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轻实质等特点。

很多学生从电视网络或长辈口中有了解到鸦片战争,但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鸦片战争的课程,不了解关于鸦片战争的具体事件。

了解



3.
课程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2


3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重难点
鸦片战争


重点
难点
突破方式: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讲述历史;小组讨论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

3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
突破方式:史料教学、观看纪录片


1


2

4.



5.
教学策略(说教学法)
创设情景法
讲述法
图示法
引导讨论法
观察学习法
史料教学法
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林则徐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爆发
《南京条约》签订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存在因果关系
以时间为脉络,纵向理解历史
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全课

6.
教学过程

6.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并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请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教师进行总结: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主要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
《林则徐》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上课时的注意力,更为直观地观察到林则徐硝烟的过程。
材料一
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兵科给事中刘光三奏请酌加食鸦片烟罪名等情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一册),

材料二
粤中鸦片烟满地,虽乞儿亦啖之。
——雷瑨:《蓉城闲话》,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一种:鸦片战争》(第一册)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粟?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蔽源片》;《林则徐集?奏稿》
提问:阅读材料一、二得出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阅读材料三可以得出什么?
小组讨论,请同学发言

材料一、二:鸦片的危害有三方面: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三:林则徐的上书打动了道光皇帝,于是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

19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收缴上来的鸦片,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林则徐是当之不愧的民族英雄。
升华主旨
鸦片战争过程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至1841年8月)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1841年年8月至1842年8月)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看图说话
情景模拟:
假设你是生活在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人,这时你遇到了一位来自英国的中学生,你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对话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深入了解资料,进而理解课程。


小组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上台发言。
小组探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中国
英国
PK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PK
PK
PK
PK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装备落后
船坚炮利
闭关锁国
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
鸦片战争过程
【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比较】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升华: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员……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员……”
——摘自《南京条约》


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璞鼎查回国后,告诉英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的”。
——李侃、李时岳、李德征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以小见大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这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为全面的、有体系的了解这门课。


通过本课,让学生深刻认识历史,认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积极奋进,努力学习。
课后作业
抛出问题: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请通过网络或其他途经了解毒品的危害及禁毒的必要性。

分小组进行讨论,在下次上课前每组交一份不少于300字的报告。
设计意图:巩固了学生的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于鸦片战争的认识。

板书设计
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时间:1840-1842年
第一阶段:封领珠江口,攻陷定海,强占香港岛,占领广州炮台
第二阶段: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攻占 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过程
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南条条约》
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出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果



经过
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