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24司马光统编版(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24司马光统编版(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0 22: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4 司马光



庭院
登山
跌倒
我会写

diē

群众
zhòng

司机

放弃


坚持
chí
dēng
tíng

尽人皆知
jiē
méi


没有
多音字

淹没
[得]辨读:děi(得亏) dé(心得) de(写得好)
运用:你得(děi)把心得(dé)体会写
得(de)具体、详细些。


近义词
反义词
戏——
皆——
持——
破——
弃——
去——



群——
去——
活——
弃——







词语对对碰
庭:

庭院。
一群小孩。
游戏,玩耍。
词语解释
瓮:
水缸。
群儿:
戏:
没:
淹没,没过头顶。
皆:

都,全部。
司马光。
拿。
词语解释
去:
离开。
光:
持:
迸:
流出来。
于:

在。
放弃,扔掉。
打,敲打。
词语解释
弃:
击:
“司马”是复姓。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上官、诸葛、欧阳……
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复姓),名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修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五代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
听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初读课文
课文朗读
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儿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用________砸破____,救出了小伙伴的故事。
司马光
石头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
/
/
/
/
/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猜一猜,其他小朋友看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众皆弃去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司马光又是怎么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结果怎么样?

水迸,儿得活。
缸里的水涌了出来,小朋友得救了。
学完本课,谈谈你从幼年的司马光身上获得的启示。
(1)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的办法。
(2)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取果断的行动。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小朋友?

我会找一根绳子或树枝,把小朋友拉出来。

我会赶紧找大人来帮忙。

我们还可以一起把瓮推倒,救出小伙伴。
司马光
起因:
板书设计

众儿童:皆弃之

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
经过:
儿得活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

中心思想
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课后习题解答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
诵课文。
教师指导:“群儿戏于庭”读得欢快些,语调轻快,表现群儿游戏的快乐。紧接着语速加快,语调渐急渐高,“足跌没水中”读出危急万分之感。“持、击”重读,读出司马光的冷静、镇定。读“水迸,儿得活”,语速变缓,读出劫后余生的感觉。

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吓得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破了缸,水从里面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平易的文言文,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