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0 10: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大气压强
知识点 1 大气压强的产生
1.观察如图4-4-1所示的纸片覆杯实验,说明大气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压强,叫作__________。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4-1
2.下列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吸管吸牛奶 B.冰棒熔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知识点 2 大气压强的值
3.如图4-4-2所示,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A      B        C       D
图4-4-2
4.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与____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___Pa。
5.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为75 cm,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
(1)此时此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mm水银柱,合____________Pa。
(2)将玻璃管向上提1 cm(不离开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此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__________。
(3)将玻璃管下压1.5 cm,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为__________。
(4)将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将________,高度________。
(5)换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
(6)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使少量的空气混入管中,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
(7)若在管的顶端开一个小孔,根据__________原理可知,管中的水银________喷出,而是水银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为止。
知识点 3 大气压与高度和体积的关系
6.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同地点,大气压的值有可能是不同的
B.大气压等于76 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离地面越高,大气压数值越大
D.同一地方大气压的数值不会发生变化
7.西部高原地区的大气压比北京地区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或“小”)。
8.大气压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就________,体积增大压强就________。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是不变的,其大小等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靠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
C.将金属盒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它的示数会变大
D.首先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唾液把瓶粘住了 B.大气压增大了
C.瓶内气压减小了 D.瓶子质量减小了
11.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4-4-3所示,结果是(  )
 图4-4-3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一定是1.01×105 Pa,方向向下
B.大气压强不一定是1.01×105 Pa,但方向只能是竖直向下
C.大气压强一定是1.01×105 Pa,任何方向都有
D.大气压强可能是1.01×105 Pa,任何方向都有
13.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倾斜放置 B.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C.玻璃管内混进少量气体 D.玻璃管太粗
14.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里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 cm、75.6 cm、76.0 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他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15.大气对你一个手掌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  )
A.10 N B.100 N C.1000 N D.10000 N
16.(多选)关于如图4-4-4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4-4
A.如图甲所示,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这样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如图丙所示,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如图丁所示,船闸把河流的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独立工作的连通器
17.小张在“探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4-4-5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图4-4-5
18.小明在飞机上喝了半瓶塑料瓶装的碳酸饮料,之后他将瓶盖拧紧。飞机快落地时,小明发现饮料瓶的瓶壁发生了向里的凹陷,这说明机舱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的气压。观察到凹陷并不严重,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明的操作动作),瓶壁上的凹陷消失了。
19.2018·东城一模 某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数值如下表所示:
高度h/m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压强p/Pa
1.00×
105
0.95×
105
0.90×
105
0.85×
105
0.80×
105
0.75×
105
0.70×
105
高度h/m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压强p/Pa
0.62×
105
0.54×
105
0.47×
105
0.41×
105
0.36×
105
0.31×
105
0.27×
105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高度3000 m以下,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该地区旅游时,到达了4500 m高度,他用(1)中的关系式计算出了该地气压值为0.55×105 Pa。由于该关系式只适用于海拔3000 m以下,该计算值与当地实际气压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那么你认为造成该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考|  题|  展|  示
20.2017·通州二模 如图4-4-6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图4-4-6
21.2017·东城二模 看到图4-4-7中的可爱的小松鼠用吸管喝牛奶的情景,我们会想到是大气压的作用,而小米却想到:不用嘴吸时,为什么牛奶没有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吸管中冒出来?由此可见,牛奶能够通过吸管喝到嘴里,主要是靠“吸力”的作用,与大气压无关。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图4-4-7

详解详析
1.有 大气压强 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A
3.C [解析] 图A覆杯实验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图B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微小压强计,图C是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图D是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所以正确答案为C。
4.托里拆利实验 760 1.01×105
5.(1)750 0.9996×105 (2)75 cm
(3)75 cm (4)增加 不变 (5)不变
(6)降低
(7)连通器 不会 下降至与管外水银面
6.A 7.小 8.增大 减小
9.B 10.C 11.A 12.D 
13.C [解析] 由于当地的大气压不变,所以尽管管子倾斜,但大气仍支持原来高度的水银柱,水银柱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A选项错误。大气压的值与管的粗细无关,D选项错误。玻璃管中混有空气,则内部有压强,它将水银向下压了一段距离,故高度差减小,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小,C选项正确。
14.B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做实验时若管中混入了空气,则结果会偏小,对应的是甲同学;如果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水银柱长度会偏大,对应的是丙同学。所以乙同学测量方法正确,故选B。
15.C [解析] 此题属于大气压的估算题,首先要估算出手掌的面积,手掌的长约为10 cm、宽约为10 cm,则表面积的大小S=0.1 m×0.1 m=0.01 m2;大气压约为105 Pa,则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5 Pa×0.01 m2=1000 N,故选C。
16.BD
17.大于 玻璃管内水面升高 能
18.大于 拧开瓶盖,让空气进入瓶子
19.(1)(-10 Pa/m)h+1×105 Pa
(2)偏小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不是均匀减小的
20.A
21.不同意。不用嘴吸时,管内外的压强相等,牛奶不会从吸管中冒出;用嘴吸时,管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牛奶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