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草莓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6.草莓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0 17:43:52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草莓伊瓦什凯维奇(波兰)水果皇后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卡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作家作品简介字词积累葱茏 璀璨 槲树
盎然 硕大 韶华
禀赋 荒诞 馨香
沁人心脾 惴惴不安
Cōng lóngCuǐ cànhúàngshuòsháobǐng fùdànxīnqìn pízhuì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讨论文章的结构。
思考:文章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6)描写九月农村的景物。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 借助于天气的暖和、树木的碧绿、天空的湛蓝,突出景色的“夏意正浓”,人置身于这样的景色,心境是“欢快”的。问题探究 1、第一段描写了九月农村怎样的景物?反映出来的人的心境是如何的? 2、第三段中,作者笔下的景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更多的是强调暖和的天气不是一种常态,树木的碧绿不久就会枯黄,天空的蔚蓝也将成为灰色,借此突出“秋的气息”。 3.思考:能不能揣测作者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明确:“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以为一切都没有变。”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一颗硕大的草莓”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有过渡的作用,还有点题的作用。九月:
夏意正浓 九月:
秋的气息 碧绿
葱茏茂密
生意盎然绿—枯黄湛蓝
蓝宝石
晶莹璀璨蔚蓝—
灰惨惨果实芳香天气 树木 天空 农村反常的暖和欢歌笑语欢快的心田异常的温暖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1、表现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2、引发下文对生命的联想。 小结: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 4、5两段分别与1、3两段相照应。
第1段“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与第4段“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照应。
第3段“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与第5段“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照应。
第3段“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与第5段“ 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照应。
问题探究 4、文章的4、5两段分别与前文的哪两段想照应?并找出相应的句子。例如:
A、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 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问题探究 5、作者是否是一味的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呢?找文中原句回答。问题探究 6、“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六月的气息”指青春年华。此段中,“六月的气息”“六月草莓”已经虚化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 它的馨香就像妙龄十八的女子。那种年少的滋味是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流年似水,青春一去不再回,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办”。结尾这段话总结了全文,又充满理趣,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品味欣赏 在这句话中,作者特别强调了“还很年轻”,含蓄地告诉我们年轻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应趁年轻时光去做有益的事情。这句话表现出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深意句】“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六
月九
月树木翠绿天空湛蓝花果芬芳联想青春期:如花似锦 韶华灿烂成年期:成熟、从容、理性、有经验时光易逝 时不我待绿-黄蓝-灰果实芳香回顾文章的结构草 莓主题理解 本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产生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 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一寸光阴一寸金
珍惜时光 1、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情景相生, 真挚感人。写作技巧 2、托物言志的写法。 3、运用联想,前后照应。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延伸拓展明日歌
这首歌告诉我们很多人的时光在“待明日”中白白流逝,结果虚度一生,一事无成。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养成拖延的恶习,要爱惜年华,珍惜时间,否则会贻误终身。珍惜时间格言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3、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5、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7、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1、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莎士比亚2、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3、青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朱德 4、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春天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高尔基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中国谚语6、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7、我宁愿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只要爬起来,就要有进无退 ——年轻张海迪青春格言探讨题 关于时光,人们有许多比喻,如“流年似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那么,你将如何珍惜青春和生命呢?请写出你对此的感想。 生命,只售单程票,没有人可以逃过时光之钟的裁判。因此,当时光尚属于你,青春的容颜尚闪着迷人的光芒时,就应在它的画布上,用奋斗的彩笔勾绘出青春的轮廓,用慎重小心调和成或淡雅、或浓重的色彩,用智慧将它涂绘成美丽而多彩的画。唯其如此,这唯一一次的青春,才不会苍白惨淡。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草莓》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阅读《草莓》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草  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______,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斯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_______。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______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宇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横线中。
2.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3.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6.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的联想
我曾为初春柳枝上的第一点新绿而欢呼雀跃,我曾为悬崖上挺立的松柏而心灵颤动,我曾为沙漠中生根的每一片绿荫而骄傲,我也曾怀着十二分的敬意去瞻仰被冰雪占据的南极大陆上一片苔藓的图片!我体会到了绿色包含的希望和生机 。
于是,我深深地迷上了绿色——这生命之色。我也就更渴望知道这生命之色的源泉之所在。
我问妈妈。妈妈说:“绿色的生机和希望来源于天空中那晶莹的蓝色和大地里那深沉的黄色。”
哦,原来如此!原来是蓝色和黄色调出的绿!原来是天与地造就了希望和生机!
没有天空中太阳的光照,绿色怕早就苍白了;没有大地里源源不断的水分,绿色怕早就憔悴了;没有天空中的雨露,绿色怕早就干瘪了;没有大地的依托,绿色怕早就枯萎了。世界上有不用阳光雨露哺育而成的绿色吗!世界上有不用水分给养而成的绿色吗!
没有,绝没有这样的绿色!绝没有不需要天地滋养而成的希望和生机!
于是,我想到了人的事业。我曾站在岳麓峰顶,望层林尽染,群山披翠;我曾足踏长城,看万山青葱,生机无限。那时候,我便想到:绿色的事业是辉煌灿烂的,人的事业不也是应该如此充满希望和勃勃生机吗?可怎样才能让人的事业也如此蓬勃兴旺呢?
那时的疑惑,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人,要有天一般远大的理想,地一般坚实的基础;要有天一般博大的胸怀,地一般扎实的努力。
从居里夫妇两年提炼0.3克镭,从开普勒16年找一个天体运行的公式,从曹雪芹10年艰辛著《红楼梦》,从歌德花60年心血写成《浮士德》……哪一个成功者能逃脱这一规律?
有人幻想着热火朝天地大干一番事业,却又吝于付出艰辛的努力。时刻做着美妙梦想的人啊,你可知道,没有远大理想和艰辛的努力,美妙的理想就没有希望,没有生机,就会像瑟瑟秋风中一片枯萎的黄叶!
辉煌的事业就像辉煌的绿色一样令人仰慕,令人追求,但辉煌的事业也像辉煌的绿色一样,是由辽阔的天空与坚实的大地孕育出来的。是如此,也只能是如此。
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的人,难道不能从这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绿色中悟出点道理吗?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苔藓( ) 调( )出 给( )养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包含的意义。
我也曾怀着十二分的敬意去瞻仰被冰雪占据的南极大陆上一片苔藓的图片!
3.联想,是艺术的翅膀,运用联想可以开拓作品的内容,升华主题。
(1)填空,明确本文运用联想过程中的行文思路:
初春柳枝上的新绿
(绿色的源泉) (阳光、雨露)
(水分、依托)
(2)《草莓》和《绿色的联想》都运用了联想的思维技巧,但决定联想的方向并不相同。 《草莓》一文通过 的联想是为了 表现 ;而《绿色的联想》通过联想所表现的则是 。
4.第9段中“哪一个成功者能逃脱这一规律”一句中,“这一规律”指的是什么?请联系前文内容说明。
5.联想的本质是由此及彼。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触发你情思的东西——一本书,一句话,一个笑容,一件礼物,一种自然现象……写一段话,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写出自己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 1.依次是“盎然””酣然”“依然”
2.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意思对即可)
3.铺垫 
4.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5.D  
6.“有所剥夺”的是:青春的心性和容颜  (意思对即可)
“有所增添”的是:成年期的思想和情感。或“成年期成熟的思虑……的大厦的落成”(意思对即可)
7.“青春年华”或“妙龄十八的馨香”。
二.1.xiǎn tiáo jǐ
2.瞻仰:恭敬地看。在文中表达了对被冰雪占据的南极大陆上一片苔藓所包含的希望和生机的敬意。
3.(1) 悬崖上挺立的松柏 沙漠中生根的绿茵 南极大陆上的苔藓 天空中晶莹的蓝色 大地里深沉的黄色 人的事业
(2)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以及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感情 只有确立远大的理想并付出艰辛的努力,人的事业才能充满希望和生机
4.人,要有天一般远大的理想,地一般坚实的基础;要有天一般博大的胸怀,地一般扎实的努力。
5.略
《草莓》
《草莓》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六课。是波兰作家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的一篇融情入景、因物悟理的散文佳作。它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激动人心的生活哲理。在文中,“草莓”是“触媒”,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文中许多语段优美如诗,琅琅上口,应反复诵读课文,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本文写作思路,学习本文运用巧妙的联想的写作方法;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惜过往,正视未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法,反复朗诵,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法,师生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
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文章构思之精妙;学习本文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况味。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作家作品和相关背景。
一.作者简介
伊瓦什凯维奇:即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二.相关知识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
三.字词障碍
1、字音字形
枝柯(kē)   生意盎(àng)然   酣(hān)然    沁(qìn)人心脾
韶(sháo)华  荒诞(dàn)     惴惴(zhuì)不安
2、词语注释
[疏落]?稀疏零落。
[妖艳]?课文中指鲜艳,明丽。
[兴味]?趣味、兴趣。
[察觉]?发觉,看出来。
[色调]?课文中指色彩、景象。原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浓淡。还用来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心性]?课文中指性情、性格。
[再造]?课文中指重新改造。原指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馨香]?课文中指香气、香味。
3、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本文属于抒情散文。
四.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
2.文章脉络
线索: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3.写作方法
1、触景生情,运用联想,抒发情感。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没有联想就没有世界。联想是由此想及彼。进行联想时要抓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由一颗草莓,引起回忆,突然感到季节在表面似乎不变的情况下,在悄悄变化着,由此联想到岁月也是如此,从而抒发情感,表达情意。
2、前后对应,条理清晰。
课文第4、5段分别与上文1、3段相对应。第1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联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联想到青春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这样前后照应,条理更清晰。
3、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想。
作者通过草莓进行联想,感叹青春韶华易逝。
4.问题探究
句段理解: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句话如何理解?
作者没有消极地感伤时光的流逝,虽然时光改变了我们曾经年轻的心性和容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成熟了,情感丰富了,生活的节奏从容不迫了。这方面失去了,其他方面我们收获了。
课件22张PPT。导入新课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层面的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卡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作者简介
伊万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葱茏 璀璨 槲树
盎然 硕大 韶华
禀赋 荒诞 馨香
沁人心脾 惴惴不安
Cōng lóngCuǐ cànhúàngshuòsháobǐng fùdànxīnqìn pízhuì词语积累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讨论文章的结构。
思考:文章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几部分?一(1-3)描写九月农村的景物。二(4-6)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3)1.第一段描写了九月农村怎样的景物?反映出来的人怎样的心境?
借助于天气的暖和、树木的碧绿、天空的湛蓝,突出景色的“夏意正浓”,人置身于这样的景色,心境是“欢快”的。
2.第三段中,作者笔下的景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更多的是强调暖和的天气不是一种常态,树木的碧绿不久就会枯黄,天空的蔚蓝也将成为灰色,借此突出“秋的气息”。
3.揣测作者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4.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个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
“以为一切都没有变。”
5.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6.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
“一颗硕大的草莓”
7.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
有过渡的作用,还有点题的作用。 小结: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研读课文第二部分(4—6)1.文章的4、5两段分别与前文的哪两段想照应?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4、5两段分别与1、3两段相照应。
第1段“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与第4段“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照应。
第3段“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与第5段“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照应。
第3段“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与第5段“ 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照应。 2.作者是否是一味的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呢?找文中原句回答。
例如:
A.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3.“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六月的气息”指青春年华。此段中,“六月的气息”“六月草莓”已经虚化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 它的馨香就像妙龄十八的女子。那种年少的滋味是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流年似水,青春一去不再回,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办”。结尾这段话总结了全文,又充满理趣,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草 莓 六月: 九月: 树木翠绿绿-黄天空湛蓝蓝-灰花果芬芳果实芳香联想时光易逝 时不我待文章结构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成年期:成熟、从容、理性、有经验主题理解主题理解
本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产生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写作技巧
1、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情景相生, 真挚感人。
2、托物言志的写法。
3、运用联想,前后照应。
课外延伸:《30年父女“萌”照》
大萌子”父女的30年合影照曾在2012年走红网络。那年6月17日父亲节,微博网友“大萌子”的一组父女合照引来数十万网友转发。当时,“大萌子”发了一条微博“感谢30年成长之路,从小到大老爸每一步的陪伴”,并放上她从1岁到30岁和她父亲的合影,均为其母亲所摄。作业布置:
请大家收集10句惜时的名言警句。
熟读成诵后创作自己的百字人生感悟。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我的四季》张洁
《草莓》课外拓展文章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 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 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 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 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 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 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 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 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 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