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诗二首 相信未来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4 诗二首 相信未来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0 17:36:52

文档简介

《相信未来》同步练习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蛛网 罔替 惘然 置若罔闻 魑魅魍魉
B.花圃 当铺 哺育 匍匐前进 铺张扬厉
C.瞳孔 潼关 胴体 憧憬未来 童年往事
D.凝露 露白 绿林 露一手 花露水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摇曳 游弋 曙光 不屈不饶 回光返照
B.睫毛 捷报 枯滕 客观公正 辛辣嘲讽
C.评定 订正 修定 老马识途 炉火纯青
D.剂量 脊梁 坚苦 卓尔不群 刻骨铭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B.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C.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D.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8月18日,在奥运会击剑赛场,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身影,被相机的慢速摄影技术拍下来。
B.中巴新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C.到2007年,我们将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地努力。
D.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5—7题。
(一)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的这首诗 ,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5.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


7.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远和近 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8.阅读上面的两首诗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同时说明理由。(答题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
1.B(B.pǔ pù bǔ pú pū; A.均读wǎnɡ; C.“胴”读dònɡ,“憧”chōnɡ,其他读tónɡ; D.“露白、露一手”中的“露”读lòu ,其他读 lù)
2.D(A.不屈不挠;B.枯藤;C.修订)
3.B(A.“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C.“一病不起”指得病后再也没有从床上起来,指病死;D“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
4.D(A.“身影”“被技术拍下来”搭配不当;B.“目的是为了……”句式杂揉,结构混乱;C.“这是一个……”成分残缺,可在“艰巨的”后面加上“任务”)
5.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有了这些意象,使诗歌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以及独特的诗美空间。
6.“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
7.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8.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首现代诗,需要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美。理解作者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寻找意象,品味意境;诗化语言和作者感情的诗意表达; “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诗人身上所投下时代的烙印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通过讨论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解读归有光难言的伤痛,培养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
寻找意象,品味意境;诗化语言和作者感情的诗意表达?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诗人身上所投下时代的烙印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归有光的资料。
一.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食指认为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着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于是他用“食指”为笔名,以表达自己的抗争与解嘲。1948年11月出生于河北,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可以说食指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定向的基石。他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无疑食指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
2.了解背景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l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三.解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学生诵读?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
3.鉴赏?
(1)诗歌的结构之美?
诗歌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
一至三节,一咏三叹,“相信未来”就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四至六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第七节,直接呼告,诗人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样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一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2)诗歌的意象之美?
问题:仔细阅读诗歌,找出诗人运用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的含义??
明确:?
蜘蛛网???????????????---黑暗的势力?
炉台????????????????---希望与自由的园地?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孩子的笔体?---纯洁的信仰?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成果、亲情、友情等?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希望?
凄凉的大地?????????????---黑暗的社会?
腐烂的皮肉?????????????---表层的创伤?
脊骨????????????????---不屈的精神?
(3)反复的手法?
问题:刚才我们诵读中发现,诗歌中频繁出现“相信未来”这句话,思考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诗歌前三节的语言形式大致相同,结句都是“相信未来”,通过这种反复的手法表达诗人对未来坚定的信念,增强了阅读的感染力,强化了诗歌的主旨。?
(朗读体会,注意内容的理解)?
4、对话(质疑提问---学生讨论---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讨论1:我们了解了诗歌背景,又反复朗读了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作这首诗歌时的情感吗??
明确:对现实沉痛的反思,对未来坚定的信念:错的不是“我”,是这个颠倒黑白的时代。“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相信未来的人们会给予“我”“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也表现诗人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渴盼和坚信。?
(朗读体会,注意感情的把握)?
讨论2:你觉得编者把这首诗选进课本是希望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呢??
讨论3:我们今天读这首,你有被打动的感觉吗?能说说这种感觉吗?或者你对某一段或一句有感触,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朗读体会,注意情感的共鸣)?
(以上是教师预设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对文本、作者、编者及教师的质疑提问,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对话的目的。)?
5、小结?
食指是一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在承受种种磨难,迎着风雪一步步走来时,他说:我之所以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于是,他的诗篇充满生命中最撼人心魄的力量,如山涛般叩响了众生的心灵。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他的《热爱生命》等篇章,进一步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78年?
课件18张PPT。学习目标:
(1)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2)学习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永怀对未来的坚信、对生命的热爱精神。关于作者: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东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诗人食指,许多年来常被诗坛内外提起的名字,是一个时代苦难诗魂的见证。食指被称为“新诗第一人”。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长着,诗人食指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民间写作者。就在16-19岁的青春时期,食指便以一代人灵魂的历程写出了《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等30余首为时代立言的好作品,在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中广为传颂。食指的诗格律严整,含义隽永,更象古体诗,又有民歌色彩。集众家之所长并自成一体,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芒克很不一样。 食指的诗
即使生活本身是混乱的、分裂的,诗歌也要创造出和谐的形式;即使生活本身是扭曲的、晦涩的,诗歌也要提供坚固优美的秩序,使人们苦闷压抑的精神得到支撑和依托;即使生活本身是丑恶的、痛苦的,诗歌最终仍将是美的,给人以美感和向上的力量的。
体现了那个时代惨遭摧残的良知,显示出能战胜环境的光明和勇气。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北京
理清脉络
1-2节:残酷的现实,执着的理想
第3节:豪迈的?情怀,坚定的信念?
4-6节:历史是公正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7节: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每一节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归类。第一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生活上贫困
但保持乐观第二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泪水鲜花美好的事物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心理上失落
但一往情深第三节手指——涌向天 边的波浪气魄恢宏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志向远大曙光——温暖漂亮的笔杆追求光明孩子的笔体 憧憬美好目标上
用尽全力
执著追求第五节艺术手法 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人生长路漫漫,磕磕绊绊,曲曲折折,在所难免;既然注定要遭遇挫折,那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是多么重要啊。自信,只有自信,顽强的自信,永远的自信,你就注定不会被打倒,就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侯暂且忍耐, 相信吧,快乐日子一定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着憧憬, 尽管生活在忧郁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相信未来》课外拓展文章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写于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