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1 09:1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目录1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秦灭六国3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是谁来完成的?
2.灭六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读课文P4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寿春临淄邯郸大梁郑蓟勃海海东河水水汾咸阳秦 灭 六 国策略:远交近攻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4、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读课文P4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1、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什么?秦王嬴政自称什么?
2、中央设置哪些官职?他们的职责各是什么?
3、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
4、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看课本P43内容,回答:你从歌谣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思考:1、秦完成统一2、秦改新政策(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2)中央集权(3)在中央置“三公”(4)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5)统一文字为小篆(6)统一货币、度量衡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尺寸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
尺寸,货币和文字的不统一,有哪些危害?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秦统一全国后,如果继续保留各诸侯国的制度,必然会给赋税的征收和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带来不便。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经济1: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钱“秦半两”燕齐 刀币楚 蚁鼻钱赵魏韩 布币圆形方孔钱
(秦半两)度:长度单位量:容积单位衡:重量单位经济2:统一度量衡交通(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车同轨)
(2)开灵渠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海东海长城陇西咸阳秦的疆域“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畅所欲言:
说一说秦始皇的历史作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嬴政前221年建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
统一 度量衡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建立巩固【1】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到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旅游路线,被称为“始皇帝— —末代皇帝”游,末代皇帝指的是清朝逊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始皇帝指的是( )
A.禹
B.启
C.秦始皇
D.黄帝C【2】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A 即兴抢答1.秦的都城在 ( )
A. 洛阳 B. 洛邑 C. 咸阳 D. 长安C2.陕西、山东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大篆3.秦朝御史大夫分管的是( ) A.行政 B.监察 C.军事 D.县令任命 BC4.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 修筑万里长城 D. 焚书坑儒D5. 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条件中不包括
A. 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交往与分裂
状态的矛盾,使统一成为趋势
B.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增强
C.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挡秦国进攻
D. 秦始皇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D
材料分析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 胡曾(唐)
1.材料中的“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3.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的“六合”指什么?
①秦始皇(嬴政)。②不一样。李白是肯定赞颂他的功绩,而胡曾是否定他的。秦朝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