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1 10: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空白演示贪婪作祟的不义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活动探究材料一: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材料二:
材料三: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四: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买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活动探究结合材料四,分析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购买力低下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生活习惯自然经济的抵制材料五: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思考:英国人又是如何看待商品滞销原因的?提出了什么样解决办法? 归结原因:通商口岸开的不够多,市场不够大
解决办法:修约,扩大权益材料六: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活动探究1、根本原因: 英国不满足于已经获取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导火线【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二、战争的经过阅读课本,整理第二次鸦片战争大事年表?1856年10月……?1857年……?1858年……?1860年8月……? 1860年10月……自主学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 攻陷广州。(广州沦陷)?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 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858年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美签订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 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咸丰帝让奕?留京和谈,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抢劫又放火烧毁。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中国依旧狭小的市场并没有满足侵略者贪婪的欲望。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法国于1856年发动侵略战争。
从战争的目的与结果看,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2、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清政府正镇压太平天国,加上“饷糈艰难”,对侵略者 “息兵为要” 。两广总督叶名琛忠实执行清政府的政策,不事战守。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广州失守,叶名琛被俘 。叶名琛二、战争的经过3、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要求与清谈判,俄、美愿意充当“调停人”。侵略者并无谈判诚意,军事准备充分后,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 结果2小时便败亡,清军6000余人阵亡291人伤1600人,联军约2600人阵亡十余人,伤约400人。大沽失陷,英法联军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6月13日,清政府慌忙派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南京条约》VS《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的签定 《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淡水、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破坏我国外交主权,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破坏了贸易主权、内河航运权,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到北方沿海、长江流域及腹地,为扩大侵略提供条件,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汉口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琼州淡水台湾汕头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北》天津《天》5、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炮台1850年,时年19岁的咸丰帝继位。课堂探究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
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
借口而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国远征军司令格兰特 的日记和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并且都加以野蛮的待遇,额尔金爵士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所以我们决定将他那辉煌的避暑行宫,烧成平地。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八里桥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火烧圆明园 1860年8月,英、法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9月22日咸丰帝携皇后等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烧毁。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圆明园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圆明园仅有的一套金编钟中的两枚。景泰蓝麒麟漆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残垣断壁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 十二生肖兽首二鸦战败的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叫做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物证)“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怀抱 问题1:圆明园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如何?说一说问题2: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为“万园之园”,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建筑行业里的一座丰碑,又是一座艺术宝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看着圆明园原来的辉煌、被焚毁的惨烈和近年来圆明园文物的回归,你有怎样的感想呢?说一说落后就要挨打要避免再次遭受侵略,就要强大起来中国人民有着高超的智慧与工艺2.《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 、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 、准许华工出国;
⑤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的主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的安全。割地进一步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此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对我国劳动力的掠夺。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帮凶:美俄1853年至1856年间,爆发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美国则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1857年,印度发生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看到英国在东方的成功,法国也开始谋求在印度支那建立殖民地。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西北地区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⑴趁火打劫
⑵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⑶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⑷步步蚕食
1.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2.人民做出什么反应?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人民纷纷起义,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想一想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势力由沿海各省,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义经济侵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三、战争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和扩大
请结合史实说明:打开中国市场侵略战争 英国 → 英法出兵,美俄帮凶两年 → 四年长江以南沿海 → 深入内地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 → 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五、认识活动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时间结果影响经过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860年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DB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BB
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A6、“法国大作家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1)法国大作家指谁?雨果。(2)联军指什么?发生在什么事件当中?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3)暴行指什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在战争中,俄国得到的好处是什么?通过签定《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等条约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