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1 11: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来源:Z|xx|k.Com]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孙中山在经过多次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D.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指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为了民族大义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2018·娄底]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作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 )
A.京师大学堂 B.时务学堂 C.黄埔军校 D.京师同文馆
4.[2018·遵义]“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中的“本军”是指(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解放军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6.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C.北伐初期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等
D.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7.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说道,1927年4月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是近5.8万;1927年4月后,中国共产党人数则骤降至1万余人。导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降的原因是(  )
A.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
B.工人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来源:学科网ZXXK]
C.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
D.蒋介石等背叛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8.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D.工农革命转入低潮
二、非选择/题
9.歌曲、/对联、诗歌、民谣等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历史。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1           图2
(1)图1的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是哪所学校的办学宗旨?
(2)图2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简述图1学校与图2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B 3.C
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誓词中的“军阀”是指北洋军阀,“本军”是指国民革命军,“总理”是指孙中山。这是北伐军的誓词,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故答案选A。
5.C
6.D 【解析】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的/战争,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当时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但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东北的军阀张作霖没能被消灭。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D项。
7.D[来源:学§科§网Z§X§X§K]
8.A 【解析】 之所以说“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是因为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C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影响。所以,本题的答案选A。
9.(1)黄埔军校。
(2)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全国统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