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12: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1)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P13例8)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8是在学生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承前启后
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折纸或画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稍复杂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题中单位“1”和所求量的关系。
难点:找出关键句,正确判断单位“1”。
化解措施
直观演示、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7分钟)
1.复习旧知。
(1)18×的意义是什么?
(2)王明有40元零用钱,他用零用钱的给妈妈买了一件生日礼物,王明买这件生日礼物花了多少钱?
2.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研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看看可以有哪些想法和思路。
1.(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算式的意义:求18的是多少。
(2)交流列式的依据和过程,并计算结果,说清自己是怎么想的,把什么看作单位“1”。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
12×=9
×=15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0×=4
(2)6的是多少?
6×=4.5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阅读与理解。
⑴出示教材13页例8,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完成教材13页相应填空。
2.分析与解答。
⑴折纸分析。
指导学生折纸分析题意,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2)画图分析。
指导学生画图,启发学生根据图示,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组织交流:是如何转化单位“1”的?
(3)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回顾与反思。
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检验,只要学生检验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1.小组讨论、交流。
(1)读题,获取信息,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小组交流结果。
2.学生动手操作。
(1)学生动手折一折,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2)学生动手画一画,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明确:题中单位“1”是动态变化的。
(3)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后,尝试解答。
方法一:480×12 =240(米2)
240×=60(米2)
列综合算式:
480××=60(米2)
方法二:×=
480×=60(米2)
列综合算式:480×(×)=60(米2)
3. 学生尝试检验,汇报交流。
3.一袋大米重25kg,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第二次用去多少千克?
25××=(kg)
4.填空。
(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甲的相当于乙,乙是丙的,甲是丙的()。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9分钟)
1.完成教材“练习三”1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16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借助画图解决。
2.学生独立思考,并试做,然后与同桌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 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一桶油净重160 kg,用去这桶油的以后,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现在桶里还有多少千克的油?
名师点睛
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此类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及方法,使学生逐渐积累更多的学习、分析等方法。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连续求一个数是多少时,单位1的转化”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