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上第一、二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上第一、二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3 15:06:57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D 2. A 3. D 4. C 5. C 6. C 7. B 8. A 9. D 10. B 11. A 12. B
13. B 3.40(3.38~3.42均可) 218
14. 哥白尼 日心
15. 运动 21.6
16. 甲 60
17. 动车 160
18. 匀速 变速
19. (1)路程 时间 (2)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不是 (3)7.87cm/s (4)窗玻璃的光滑程度
20. (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 (2)指针示数变化 放大 (3)物体的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有关(合理即可)
21. 解:36km/h=10m/s,t===63s。
22. 解:v===6.25m/s。
23. 解:(1)由v=得,“BRT”专用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t1===0.425h=25.5min。 
(2)若开轿车上班,需要的时间t2===0.85h=51min,节约的时间为Δt=t2-t1=51min-25.5min=25.5min。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单元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一、二章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南辕北辙 B. 夸父逐日 C. 顺水推舟 D. 精忠报国
2.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A. 教室里的黑板 B. 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 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 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3. 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极其重要的财富是(  )
A. 运动的三大定律 B. 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和实验设备
C. 经典物理学理论 D. 知识宫殿、探究方法和实验精神
4. 关于误差问题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实验中错误
B. 态度认真完全可以避免误差
C. 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5. 下列关于速度公式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路程s越长,它的速度v就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t越长,它的速度v就越小
C.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v越小
D. 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6. 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 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 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7. 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下图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9.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60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10. 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
A. 9∶20   B. 20∶9        C. 4∶5    D. 5∶4
11. 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了15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9m/s B. 10m/s C. 32.4m/s D. 45km/h
12. 如图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绕小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4分钟 B. 3分钟 C. 2分钟 D. 1分钟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 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 s。
甲 乙
14. 否定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的自然科学家是 ,他通过长期观察、推论得出“ 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5. 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 km/h。
16.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m。
17. 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作出这种判断是因为他以 为参照物。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 km/h。
1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或“变速”)
甲 乙
三、实验题(第19小题9分,第20小题9分,共18分)
19. 夏天的暴雨来得十分猛烈,雨滴打在窗玻璃上,沿窗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心想:雨滴沿着窗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小华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滴雨滴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填入下表中:
路程/cm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时间/s
0
1.6
3.5
5.5
8.0
12.7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雨滴的运动情况是先定 ,再测 。(均选填“路程”或“时间”)
(2)在实验中,判断雨滴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据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雨滴的运动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雨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4)影响雨滴沿着窗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填写一点即可)。
20.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里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点O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10分,共20分)
21. 一列由10辆轿车组成的车队以36km/h的速度行驶,若每辆轿车长4m,两车间距离为10m,那么该车队通过一条500m长的隧道需要多长的时间?
22. 铁路钢轨每根长12.5m,若每分钟听到火车车轮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为31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第一次撞击声为第一次)
23. 如图所示是连云港市建设的“BRT”系统,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从起点海州站到终点墟沟站的距离约为34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
(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