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盘古开天地》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2《盘古开天地》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1 18:1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混沌、缓缓、上升、下降、肌肤、血液、汗毛、茂盛、滋润、雨露、创造、黑乎乎、奔流不息、精疲力竭” 这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读懂课文,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第四自然段的句式仿说。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1、想象盘古身化万物的神奇画面,并能仿说一段话。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①游戏:看图猜神话故事。
 ②揭题:12、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课文,提炼中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学习贵在预习。现在,老师出示一组词语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幻灯出示:混沌、缓缓、上升、下降、肌肤、血液、汗毛、茂盛、滋润、雨露、创造、黑乎乎、奔流不息、精疲力竭
指名读词语
3、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①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横线画下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还看到有的同学用笔画出重要的句子。真好。
生汇报。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可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呢!
幻灯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咱们来好好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②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创造)。
③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部首是——(立刀旁)。
说明创造需要刀斧一路披荆斩棘,开辟道路。
“造”,部首是——(走之底)。
说明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走一段艰难而又遥远的路途。
(过渡句)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进入课文,看看盘古做了哪些前所未有的事情。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配乐师泛读一二自然段,生闭眼听,想象画面。
师: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混沌、黑乎乎
生:盘古长长的头发,手拿斧头,劈开黑暗。
盘古是怎样为我们创造世界的呢?
手拿斧头,劈开黑暗。
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
生:渐渐分开了。
师:轻而清的东西──
生: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
生: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幻灯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仔细观察这个句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4对反义词)
师: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和地的不同和它们形成的过程写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在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词语。女同学读上半句,男同学读下半句,要读出天地慢慢形成的样子。
生分角色齐读句子。
师:同学们,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开天辟地)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天地分开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指一生读,其他生想象画面。
(2)盘古怕天地和在一起,又干了什么?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踏着地。
师:顶天踏地是什么样的?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师:谁能根据他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累吗?(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叫你做上一天都难,可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这样顶天立地。
师:十年过去了,
生:(接)盘古这样顶天立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
生:(接)盘古这样顶天立地。
师:一万年过去了,
生:(接)盘古这样顶天立地。
师:一万八千年过去了,
生:(接)盘古这样顶天立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这句话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师:盘古的身上发生了那些变化?同桌合作读书,一个读写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个写它变成了什么的部分。
学生同桌练读。
(3)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创造美丽的宇宙。
幻灯出示: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
师:(指着屏幕)看,这段话多美,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
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指几名学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评价朗读,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有感情地齐读
(4)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他的( ),变成了( )的( )。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
所以,我们这一段的末尾用了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
4、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
四、古文展示,增加韵味。
出示《盘古开天地》的小古文,指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五、以文带文,拓展延伸
拓展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默读文章,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推荐书目:印度《梵高》 希腊《创始者》
板书设计

天地分开前 品质
天地分开时 天地分开后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一、以边读边想象为基线。
从学习课文伊始,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一、二自然段,想象自己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可以说整个课文的学习都是让学生在想象画面下完成的。
二、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
纵观这个教学过程,对课文的理解没有教师的过多讲解,几乎都是由学生自己朗读而理解感悟的。如:在理解“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时,仅仅运用了男女分角色读的方式就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天地的明显区别就是通过这些反义词写出来的。这样的设计完全把课堂教给了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与中的人物直接对话,直接交流,从而变为自己情感体验,是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
三、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基本
本课的教学正是以课文为载体从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如:找中心句—缩句—浓缩成一个词,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句式写句子等。
四、以“授之于渔”为基调
课堂不是教师怎么教的课堂,而应该是学生怎么学的课堂。在这一节课里,时时刻刻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把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好教透,培养出语文素养高和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