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物种类繁多,但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以下什么构成的( )
A.器官 B.组织 C.细胞 D.系统
2.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地里钻出的竹笋 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珊瑚礁
4.根据科学的分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远的等级是( )
A.界 B.门 C.科 D.种
5.下列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细菌 D.酵母菌
6.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鱼类 B.哺乳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
7.下列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是( )
8.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
9.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常吃的西瓜,从结构层次上看是个体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多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D.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10.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形体的大小 B.生殖能力的大小
C.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 D.适应环境的能力
11.下列结构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根、胃、叶肉、肾、心脏 B.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种子、肾、肌腱、胃、肠
12.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C )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1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都能产生种子,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
C.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 D.植物体比较高大,生活能力强
14.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地排列在一起,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
B.消化系统能独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
D.消化系统中的唾液腺和肝脏都是器官
15.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仔细观察,里面还有丝丝“筋络”。以上叙述中没有描述到的植物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16.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 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 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7.老师找到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当车 ③井底之蛙 ④翁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18.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19.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20.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
苏铁、贯众
B
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葵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环节动物
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有环带
沙蚕、水蛭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6分)
21.下面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有关问题。①鲫鱼 ②家鸽 ③绵羊 ④青蛙 ⑤鳄鱼 ⑥蝗虫,上面的动物中,生殖方式属于卵生的有 ,胎生、哺乳的有 。
22.继黄桃之后,嘉县的蜜梨又以果大、光泽好、甜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什么? 。
(2)人们在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3)我们吃的蜜梨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23.小丽同学从菜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她切开一个番茄,发现有很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番茄的 ,来自于 。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肉细胞,发现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
组织。(填“保护”“输导”“营养”“机械”或“分生”)
(3)根据以上观察,小丽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
(4)番茄植株和人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一个层次是 。
24.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4)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25.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26.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下图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叶肉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③] 的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 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影响;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花蒿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⑥] 和[⑤] ,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蒿素等多种物质。
27.又是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了,大家都非常兴奋。小刘参加100m短跑项目,只见他神情紧张,全身肌肉紧绷着,还不停地做着深呼吸来缓解、调节。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小刘像箭一样冲了出去。拉拉队在看台上大声叫着“加油”,个个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瞬间。小刘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1)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涉及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比赛前,参赛选手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等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在 系统和 系统的作用下,使得 系统、 系统和
系统加速运转所致。
(2)上一题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除了以上的几个系统,还有哪些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扬子鳄用____________呼吸,体温____________(填“恒定”或“不恒定”)。大熊猫是____________(填“胎生”或“卵生”)。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_________进行就地保护。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29.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___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
(3)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______→植株。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 )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d.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a和c B.b和d C.a和d D.b和c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30.(22分)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内填写字母)a.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光圈(“大”或“小”)。
31.(12分)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他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
(1)黄粉虫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如图是冬冬设计的关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
A.温度 B.光 C.麦麸 D.风力
(3)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哪一种环境____________(填“明亮”或“阴暗”)。
(6)判断:黄粉虫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实验完毕后直接杀死即可。_______(填“对”或“错”)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物种类繁多,但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以下什么构成的( C )
A.器官 B.组织 C.细胞 D.系统
2.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D )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
A.地里钻出的竹笋 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珊瑚礁
4.根据科学的分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远的等级是( A )
A.界 B.门 C.科 D.种
5.下列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B )
A.衣藻 B.水绵 C.细菌 D.酵母菌
6.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C )
A.鱼类 B.哺乳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
7.下列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是( C )
8.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B )
9.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们常吃的西瓜,从结构层次上看是个体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多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D.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10.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C )
A.形体的大小 B.生殖能力的大小
C.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 D.适应环境的能力
11.下列结构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C )
A.根、胃、叶肉、肾、心脏 B.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种子、肾、肌腱、胃、肠
12.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C )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1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B )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都能产生种子,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
C.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 D.植物体比较高大,生活能力强
14.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消化系统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地排列在一起,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
B.消化系统能独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
D.消化系统中的唾液腺和肝脏都是器官
15.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仔细观察,里面还有丝丝“筋络”。以上叙述中没有描述到的植物组织是( C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16.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C )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 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 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7.老师找到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A )
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当车 ③井底之蛙 ④翁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18.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19.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20.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D )
选项
类群名称
特征
实例
A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
苏铁、贯众
B
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葵
C
鸟类
流线型、被覆羽毛、有两翼、有气囊
家鸽、蝙蝠
D
环节动物
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有环带
沙蚕、水蛭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6分)
21.下面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有关问题。①鲫鱼 ②家鸽 ③绵羊 ④青蛙 ⑤鳄鱼 ⑥蝗虫,上面的动物中,生殖方式属于卵生的有 ①②④⑤⑥ ,胎生、哺乳的有 ③ 。
22.继黄桃之后,嘉县的蜜梨又以果大、光泽好、甜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什么? 说明表皮主要具有保护作用 。
(2)人们在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液泡 。
(3)我们吃的蜜梨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器官 。
23.小丽同学从菜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她切开一个番茄,发现有很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番茄的 细胞液 ,来自于 液泡 。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 保护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肉细胞,发现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 营养 组织。(填“保护”“输导”“营养”“机械”或“分生”)
(3)根据以上观察,小丽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器官 。
(4)番茄植株和人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一个层次是 系统 。
24.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显微镜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的名称是 草履虫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C通过 细胞膜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B 。(填字母)
(4)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C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25.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细胞分裂 形成B,在此过程中, 遗传物质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 细胞分化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系统 。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消化 和 吸收 。
26.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下图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叶肉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③] 细胞膜 的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① ] 细胞核 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影响;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花蒿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⑥] 叶绿体 和[⑤] 液泡 ,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蒿素等多种物质。
27.又是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了,大家都非常兴奋。小刘参加100m短跑项目,只见他神情紧张,全身肌肉紧绷着,还不停地做着深呼吸来缓解、调节。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小刘像箭一样冲了出去。拉拉队在看台上大声叫着“加油”,个个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瞬间。小刘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1)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涉及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比赛前,参赛选手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等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在 神经 系统和 内分泌 系统的作用下,使得 循环 系统、 呼吸 系统和 运动 系统加速运转所致。
(2)上一题说明了什么问题? 跑步时,不仅运动系统活动加强了,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活动也都加强了,由此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3)人体除了以上的几个系统,还有哪些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 。
28.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鳃 呼吸,用鳍游泳。扬子鳄用 肺 呼吸,体温 不恒定 (填“恒定”或“不恒定”)。大熊猫是 胎生 (填“胎生”或“卵生”)。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 大熊猫 进行就地保护。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蚯蚓 。
29.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 被子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 是否有脊椎骨 。
(3)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 器官 →植株。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 A )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d.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a和c B.b和d C.a和d D.b和c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30.(22分)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内填写字母)a. 反光镜 ;b. B ;c. C ;d. 右 ;e. E 。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 碘液 。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对光 。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 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 。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 bagecdf 。(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 凹面 镜(“平面”或“凹面”)和 大 光圈(“大”或“小”)。
31.(12分)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他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
(1)黄粉虫在分类上属于 无脊椎动物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如图是冬冬设计的关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B )
A.温度 B.光 C.麦麸 D.风力
(3)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光照 。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平均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哪一种环境 阴暗 (填“明亮”或“阴暗”)。
(6)判断:黄粉虫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实验完毕后直接杀死即可。 错 (填“对”或“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