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六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一、火山
(一)火山喷发
??? 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的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2010年,印尼默拉皮火山10月26日开始爆发,11月3日再度爆发,规模为前几次爆发最大。火山专家警告称,火山爆发活动可能持续两个月左右。当局撤离大约7.5万人。
2010年,印尼默拉皮火山火山发生时的现象现象: 响声(很大)
大地(剧烈震动) 浓烟(冲向高空) 灰、石块(落下来) 岩浆(火红)
火山喷发——
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快速释放
火山的特征??
?? 火山喷出物既有气体、液体,也有固体。
气体以水蒸汽为主, 60%-90%。其他成分是硫化氢,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
液体即熔岩;
固体则指熔岩与围岩的碎屑,如火山灰,火山渣等。
火山灰——粒径<0.01mm,很轻,其中的更细小颗粒可以升到高空,甚至进入平流层。
火山渣——从砂粒级到50mm大小,且具尖锐棱角。
(二)火山的喷发物:(三)火山喷发型式有两类
一是裂隙式喷发,多见于大洋中脊的裂谷中,是海底扩张的原因之一。陆上则仅见于冰岛拉基火山等个别地方。
二是中心式或管状喷发,又可分为
①宁静式:只喷发熔岩而没有火山碎屑;
②爆炸式:喷发时产生猛烈爆炸现象。岩浆酸度愈高、气体含量愈多,其爆炸性也愈强。
③中间型:喷发特点介于前两者之间。
(三)火山喷发型式有两类裂隙式喷发裂隙式喷发(宁静式)火山喷发中心式(暴烈式)火山喷发中间型喷发(四)??火山分布 目前全世界有2000余座死火山,500余座活火山。它们在地球上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图)。大致分为:
①环太平洋火山带:从南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脉起,经科边勒拉山脉,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再经堪察加半岛、日本、我国台湾、新加坡、印尼、新西兰岛,直到南极洲。环太平洋火山带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一半以上,为62%,故有“火环”之称。
②地中海火山带:横亘于欧亚大陆南部,西起伊比利亚半岛,东至喜马拉雅山以东与太平洋岸的火山带相汇合。
③大西洋海底隆起带: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圣赫勒拿岛。
④东非火山带:沿着东非大断裂带分布。此外,在太平洋广大地区,还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火山岛。世界火山分布图图 世界火山分布图长白山天池地 震一、地震及成因(1)地震的概念
1)地震——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地壳快速震动叫地震。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成因——当地球聚集的应力卖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3)地震的发源地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震的发源地叫震源;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先到达地面,几秒钟后横波再到达地面。二、震级与烈度地震震级——是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通常采用里克特(C.F.Richter)所提出的标准,即以里氏震级来划分。(震级差一级,能量相差30倍。)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通常分为12级。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会因震中距不同而有不同的烈度。一般说来,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
2008年05月12日汶川地震里氏7.8级 地震破坏度为11度 。
三、地震的分类 A、按地震成因可以分为
1)构造地震——地壳深部的构造变动,主要由断裂变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常发生于地壳活动性较大的地区,—般说来是近代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地带。其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地壳上90%的地震皆属此种类型。
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触发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其震源常局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影响范围一般不大,深度多不超过10km。这类地震约占总数的70%。
3)塌陷地震——起因于岩层崩塌陷落,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或者地势陡峭的山区,数量很少,危害不大。
4)诱发地震——由于人类活动,诸如水库蓄水、地下核爆炸等因素也能触发地震,这类地震统称为诱发地震。
B、按震源深度又可分为:1)浅源地震(深度为0-70km的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台网测定,2008年05月12日21点40分在四川汶川县位于北纬31度00分,东经103度30分发生Ms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公里。
2)中源地震——(深度70-300km)。
3)深源地震——(深度>300km)。
浅源地震数量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次之,约占23.5%;深源地震很少,约占4%。
C、按地震发生的地表结构形态可分为:
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二大类。
其中前者约占地震总数的85%,后者为15%。(3)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与火山活功带大体一致,主要处于各大板块构造边缘,可以分为四大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全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发生在该地层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其面积占世界地震带总面积的一半。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有少量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岭及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地震。
④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图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地震分布图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危害图图灾难的见证——5.12 汶川大地震 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益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还有,火山景观是自然旅游景观的组成部分。
火山地震有危害,也给人们带来了益处地震的前兆地震的前兆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措施: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措施: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
最忌相互压挤,否则会导致人员伤亡,
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如果在上课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如果你在学校上课……如果在商场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
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
地撤离出去。 如果你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如果在公共场所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
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
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
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
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
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