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天鹅的故事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知识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新课。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读一读课文《天鹅的故事》,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三、再读,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哪些小节写了天鹅破破冰的故事呢?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指导写字:
杰 这个字的下面的“灬”要托住这个字,使整个字重心平衡。
塌 这个字笔画较多,要合理安排。
2.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知课文第5-7自然段,体会天鹅的高贵品质。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通过课文品味,激发学生认识鸟类,热爱鸟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发引入。
1.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3.他们是怎样破冰的呢?(由此引入)
二、精读感知。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引导感知第5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 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 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引导感知第6自然段
(1) 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 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 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 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 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 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 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 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 欢快)
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引导感知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迁移感知。
1.出示有关天鹅高雅 优美的片断描写,让学生读一读,更深刻地感知天鹅的品质。
2.总结引入天鹅不仅很勇敢 顽强还是很高雅和优美的鸟儿。
四、深化感知。
1.自读最后一节,感知为什么我却把枪放了下来。
2.老师讲《马鹿有情》(详见后附)故事激发学生感知这儿。
3.让学生充分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
2.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的5—7节,在复述中继续加强感知天鹅的高贵品质。
3.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课文重点词
落座 塌陷 颤动 腾空而起
2.针对学生的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的写字。
二、复述指导。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第1小组 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 第3小组 第6小节(5~6句) 第4小组 第7小节 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三、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体会课文课后第四题:
1. 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
2. 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3. 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
四、小练笔:(二选一)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板书:
勇敢
7.天鹅的故事 破冰 顽强
合作
【相关资料】
1.天鹅:鸟,形状想鹅而体形较大,全身白色,上嘴分黄色和黑色两部分,脚和尾部短,脚黑色,有蹼。生活在海滨或湖边,善飞,吃植物、昆虫。
2.贝加尔湖:
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区,汉代的苏武牧羊即在此地。
贝加尔湖狭长弯曲,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处79.4千米,好似弯弯的月亮镶嵌在东西伯利亚翠绿的崇山峻岭之中。贝加尔湖面积约315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它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无其他河流注人贝加尔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O年才能把贝加尔湖水流干;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河口中间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圆石,在滚滚洪流中,巨石似翻滚游动,气势宏伟,是湖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