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的审美特征,明确点是造型元素中的基础,点的集合可以形成精彩画面。
过程与方法:从展示欣赏、图例分析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点的运用能力,掌握规则点及不规则点在有序或无序排列时产生的各种不同视觉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点彩派、光效应艺术等大师作品,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点是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画面是无数点的集合。了解规则点和不规则点的概念,学习其在不同排列形式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
实际创作中如何运用点的集合来达到特殊画面效果。
教法、学法
讲授法、展示法、比较法、问答法
教具准备
PPT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美术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5’)
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的“点”(生活经验导入课题)→点无处不在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点(了解同学最熟悉的点的形式)
学生一般会画实心圆点为多,先不讲解和拓展思维,而是以鼓励为主不断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师:点真得像同学们所画的那么单调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变现方式呢?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看一组图片,同学们都玩过“大家来找茬”,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点。
大家来找点(图片游戏)
“圆点→不规则圆点→小花→星星→爱心”循序渐进地展示图片,让同学了解点并不只有圆形这一形状,它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奥运会开幕式(描述场景)
小电珠组合成了五环图案、演员方阵排列出各种图形、观众席上的荧光棒组成了美丽的背景,这些都是能看成是点。当具体的人或物无限小时他们都简化为了一个点,而这些小小的点集合起来却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举例:草丛中点缀的小花、高楼上往下看人与车都是点、航拍时国家是地球上的一个点……
总结:点是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板书《点的集合》)
新授(15’)
图片对比展示(规则or不规则、实心or空心、黑色or彩色)→形状各异的都是点
规则点:形象规整,以几何形为代表,用工具绘制而成(圆规等)的,电脑屏幕上的点。
不规则点:点的外形为偶然形态、徒手随意绘制,如墨迹等。
前面我们在“大家来找点”的游戏中已经知道点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那接下来我们来将它们规范化一下,如果我们把那些可以用工具绘制出来的规整的几何形状归为规则点,那其他没有规律的形状就归为不规则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例分析讲解(有序排列or无序排列)→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点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那如果将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又会产生何种效果呢?我们把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简单地概括为有序排列和无序排列两大类。简单来说,有序排列就是将点进行重复排列或渐变排列,有规律可循。而无序排列则是一种没有规则的自由安排。下面我想考考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师:这两组图片中,四张里面都只有一张是无序排列的点,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张?
延展(10’)
点彩派(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记住两位点彩派大师乔治?修拉和保尔?西涅克,及他们的代表作。
光效应艺术(维克多?瓦萨里)
图片展示神奇的视错觉效果,记住光效应艺术的代表画家维克多?瓦萨里
课堂练习
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