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相遇问题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相遇问题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16: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等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3.能对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一)前提诊测(投影片)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65×4=260米)
2、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600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00×5=3000千米)
提问:根据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这是有关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还推导出了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二)引入课题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你们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必然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二、引导解疑
1.创设动态情境,准确理解题意。.
师:生活中,你们经历过相遇吗?行进中的两个人,怎么样才能相遇呢?谁来表演一下?
(找两组学生演示,再找一个学生与老师演示)
师:你们发现,我们的相遇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面对面地走)请你用手势演示一下,
这样面对面地走,也叫做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每组孩子的相遇有什么不同?(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有时是一起开始走的,有的不是一起开始走的)一起开始走就叫同时走。看来相遇问题还是灵活多样的,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2. 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师:理解了关于相遇问题的一些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看例题。
  (课件演示)
  (1)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2)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教师适时提炼出解题思路并板书
(3)师:比较两种解法,他们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汇报:不同点:从解题思路来表达
相同点:这两个算式可以通过乘法分配率相互转换
师:看来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率将两个算式联系起来,虽然结果相同,但是解题思路完全不同。
 三、拓思创新
师:以前学习的关于路程的问题是关于一个物体的,今天学的是关于什么的?(两个物体同时相向运动的),刚才研究的数量关系都是解决了开火车、走路的数学问题,假设一下,这种数量关系还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其实,这种数量关系不仅用在走路、开火车这几方面。还可以用在挖水渠、挖隧道、修路等更多的问题上。
学习需要举一反三,你们能做到吗?试一试。
出示:
1、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停车场向相反方向开出,4.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尝试解答,全班交流
师;这道题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这是背向而行)这种背向而行的题与相遇问题有没有共同点呢?可不可以转化成相遇问题呢?四人小组讨论
四、拓展提高
师:以前我么学习的是一个物体在按照一定的速度运动,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一起说)想一想,这两个物体在运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①相遇,请生演示②不同时③走一段时间后,没相遇④两人擦肩而过,一回头又有一段路程,这时还能不能求出全长呢,这事送给你们,课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