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2.“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材料中“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性质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汉奸卖国贼”
4.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读右图《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其中“拐弯”的含义是( )
A.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十年内战开始
6.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说明了( )
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
B.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级利益
C.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软弱可欺
二、非选择题
7.读图,回答问题。
(1)图(a)酷似“台历”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建立的?
(2)图(b)中的两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一起发动了什么历史事件?
(3)图(a)与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与认识?
1.A 2.A 3.B 4.C 5.A 6.C 7.(1)九一八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反抗力。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选择题
1.“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这里发生了( )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遗址,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3.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是北京西城区的两条马路,这两条马路都是以抗日英烈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两位抗日英烈牺牲于( )
A.北平保卫战 B.淞沪会战
C.一·二八事变 D.南京保卫战
4.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两个人物形象。该剧中曾出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1937年8月—1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这次会战的地点是( )
A.沈阳 B.北平
C.上海 D.南京
6.两位同学就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在哪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们经上网查询后确定此陪都在( )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南京
7.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时日本报纸的相关图文报道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著作的记述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
——《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
材料二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当日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国歌。随后,全场肃立默哀。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
(3)我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有何意义?
1.D 2.C 3.A 4.C 5.C 6.B 7.A
8.(1)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不是。那只是个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军队,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2)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国民党军纷纷开赴抗日前线,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
(3)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促使人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2.“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 )
A B C D
3.这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不但粉碎了日军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也鼓舞了全国抗战的热情。这次会战是( )
A.太原会战 B.武汉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开始于( )
A.广州、武汉失陷后 B.上海、南京失陷后
C.太原、保定失陷后 D.北平、天津失陷后
5.1939年至1941年,在同一个地点,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三次会战,连续挫败日军的进攻。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该地点是( )
A.上海 B.长沙 C.台儿庄 D.南京
6.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战役。中国军队最终取得战役胜利,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有很大鼓舞。这场战役是( )
A.卢沟桥保卫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7.据统计,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牺牲殉职的将领共有271人,其中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8日,是台儿庄战役胜利81 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行了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活动。
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也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辉煌战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材料三
(1)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
(2)读《台儿庄战役示意图》,说明台儿庄位于哪两省的交界处?台儿庄战役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你是“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活动”的负责人,你会组织开展哪些具体的纪念活动?
1.A 2.C 3.B 4.A 5.B 6.D
7.C
8.(1)时间:1938年。司令长官:李宗仁。
(2)两省:山东省、江苏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活动:寻找台儿庄战役英烈,中国抗战图片史料展,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演出,观看台儿庄大战纪念影视,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故事会,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征文比赛等。(列出3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一一五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这里描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百团大战
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
A.武汉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3.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
A.延安 B.重庆 C.会宁 D.井冈山
4.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
A.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5.右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采取的哪种战法( )
A.地雷战 B.地道战
C.麻雀战 D.破袭战
6.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平型关大捷
7.某校八年级的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他们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
甲:指挥者是彭德怀。
乙:时间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
丙: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丁: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台儿庄战役中,日军报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他们凭借着散兵壕,全部顽强抵抗至最后。该敌在狭窄的散兵坑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是敌人,观其壮烈之态,亦为之感叹。战斗中曾使翻译劝其投降,但无一应者。”
(1)请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三次战役中作战的中国军队。如果根据图(b)和图(c)反映的战役拍摄电影,哪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会成为影片中的主人公?
(2)请任选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两次战役,说说它们在抗日战争中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结合材料二以及你对材料一中三次战役的了解,谈谈你对“血肉筑长城”的理解。
1.A 2.D 3.A 4.A 5.B 6.B 7.C
8.(1)图(a)平型关大捷和图(c)百团大战的作战部队是八路军,图(b)台儿庄战役的作战部队是国民党军队。李宗仁;彭德怀。
(2)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①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固长城。②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固长城。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其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C.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D.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
2.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这一题词针对的是( )
A.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D.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3.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牺牲的( )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武汉保卫战 D.百团大战
4.在抗日战争的反“扫荡”作战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A.叶挺 B.马本斋 C.杨靖宇 D.左权
5.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这一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6.某科学考察团要到日本考查原子弹爆炸的危害,他们应考查的地点是( )
A.广岛、东京 B.大阪、长崎
C.九州、神户 D.广岛、长崎
7.直接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事件是( )
①中国人民发起全国规模的反攻 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③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一位老八路军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1945年8月5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9日
9.右面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14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自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会议篇】
(1)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有( )(多选)
A.延安 B.上海
C.董必武、李达等 D.嘉兴游船
(2)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过哪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创新篇】
(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感悟篇】
(4)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云南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14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材料三 2018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被称为“真榊”的祭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靖国神社供奉着对侵略战争负有直接责任的二战甲级战犯,我们一贯反对日方的错误做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C 2.C
3.B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1)BCD
(2)中共七大。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毛泽东思想。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奋勇前进;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自豪等。(言之有理,思想观点正确,写出一点即可)
12.(1)全民族团结抗战;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牢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实现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