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漱口
【说课要点】
【说教材】
《漱口》是一首描写小朋友漱口时情景的儿歌。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语言质朴清新,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学习这样的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文中要求学生识记的4个生字在书上、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无论从读音还是字形来说,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课文中虽然第一次出现三拼音音节,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练习起来并不难。
【说学情】
经过与学生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班中不少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个别学生的识字面甚至比较多。本课中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学生们几乎都认识。同时,由于课文所描写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动作,语言又通俗易懂,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要读准字音,知道生字的书写笔顺,甚至写字,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崭新的内容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具备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游戏,有侧重的进行识字活动。关于拼音教学,经过先前两拼音的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拼读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快掌握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单元目标的要求和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具体见教学设计)。识字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也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口、拿、喝、头”这4个字,虽然很多学生已经认识了,但是通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掌握记忆字形的最佳办法,还要求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巩固并学会运用。对于课文朗读,则要求学生能够字字过目读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独立朗读的习惯。由于每个学生朗读能力各有不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相信长抓不懈地话,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有不小的进步。在书写方面,主要是复习基本笔画“横折”,会描写“口、头”二字,既温故知新,巩固了已经学过的基本笔画,又熟记了笔顺规则。进行拼音教学时,要求学生记住拼读口诀,学习并掌握三拼音的拼读方法,练习拼读三拼音音节。
【说教法】
识字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让识字能力较强,有一定拼音基础的学生领读、范读生字,教师适时点拨。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忆,例如,编顺口溜记住“拿”的字形;用部件分析法识记“喝”,积累口字旁的字;运用比较法记住“头”等。其实记住字形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的,合理的方法,就都是好办法,教师大可不必强求一致,应该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碰到学生交流中所连带的拓展识字活动,可稍作讲解,这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认识笔画、知道笔顺和描写生字可能是学习中的难点,所以,碰到笔画较多或容易写错的生字,教师可以运用板演、齐说笔顺、齐书空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在描写时,教师不仅要示范,还要在学生练习时巡视指导。
在指导朗读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为了避免枯燥,朗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个别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打擂台赛读等。教师要创造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并适当指导,热情鼓励,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拼音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这一点,可以变换不同的拼读形式,可以让学生给音节找找好朋友、连连词语等。三拼音拼读可以教会学生拼读口诀“一二三一起拼,连成一个音”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拼读方法。
【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至关重要。例如,当有学生表示这个字在上课前就已经认识时,教师可及时询问,了解他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让他向大家交流记住这个字的好方法。这样,就在无形中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是识字的课堂,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学会更多的知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的知识将远远比课堂中学到的多得多。
【说实施】
整堂课的教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由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板块:整体感知课文,并学习生字词。在生字的教学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三板块: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字字过目朗读课文。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不同,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的暂时记忆是比较强的,但记忆的持久性较弱,所以加强复习、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大半节课的教学,学生已较容易出现疲倦状态,所以,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在愉快中继续学习。最后的拼音教学,更是让学生在愉快中练习拼读。第四板块: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字。
【案例分析】
(教学进入到重要的识字环节,媒体出示全篇课文内容,三个红色的生字在闪烁。)
师:小朋友,你认识了哪个生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呢?
生:我认识了“拿”。我们拿东西要用手,我发现“拿”的下面就是一个“手”字。
师:噢,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老师,我来补充。两手一合,拿拿拿。
师:你给“拿”编了个字谜可真棒!
生齐念拿字字谜,还给“拿”找了不少好朋友。
生:我知道喝水喝茶都要用嘴,所以“喝”的部首是“口字旁”。我还知道不少口字旁的字:吃、吐、喷、咬。
其他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积累了不少“口字旁”的字。老师在小小积累榜上板书了这些字。
……
生:我认识了“兴”(其实是“头”字)。
这时,底下发出一阵唏嘘,不少小手高高举起,发言的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说:“他说错了,这个字念‘头’,不是高兴的‘兴’。”
生:“头”和“兴”看起来很像,但不一样。我要提醒大家:“头”的一撇比较长,超过了横,而“兴”的横上有一撇,横下还有一撇,两撇是分开的。
师:小朋友眼睛真亮,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仔细看看。(让学生观察老师板书:头──兴)
师生一起书空两个形近字。
……经过这个小插曲,教学进入下一环节。
二期课改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念,要让孩子自主学习并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所获取的快乐远远超过了经老师传授懂得知识而获得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这一点。比如:学习“拿”字,让学生做做动作并联系字形理解。学生还编出了挺不错的字谜,并通过组词或说一句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辨别其形、音、义。学习“喝”字时,让学生积累“口字旁”的字,以新带旧,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当学生将“头”字错认成“兴”字时,不急于纠错,而是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对细微的地方的观察和比较,寻找两个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最后再师生一起书空,这样所花的时间不多,但学生却在头脑里留下清晰的印象,可以减少形近字词之间的混淆和遗忘,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仔细倾听和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允许学生犯错,更要大胆让孩子自己去纠错、改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