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共3课时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共3课时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16: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数与代数
分数乘、除法和比(1)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分数乘、除法和比(1)
课型
复习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复习4个考点,分别是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承前启后
分数、除法、比的相关知识→复习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并会化简。
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倒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例 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特别各题。
分析:计算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计算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解答:
考点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析:(1)题不能简算,按正常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题先根据人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转化成“×14”,再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解答:(1) (2)14
2.计算下面各题。
(1)
=6
(2)
=18
考点3:倒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例1 什么是倒数?0为什么没有倒数?
例2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分析: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解答: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与任何数相乘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2.
3.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考点4:比的基本性质。
例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解答:2:3 5:9 2:1
4.填空。
考点5: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例 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下面各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2:5 0.6:0.3
解答:
5.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本堂课的收获。
2.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115页第1题。
(2)完成教材115页第2题。
(3)完成教材115页第4题。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和比(1)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3.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4.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
培优作业
不计算,直接比较大小。
名师点睛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复习比,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复习时除了强调让学生理论上掌握计算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养成仔细看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答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分数乘、除法和比(2)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分数乘、除法和比(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复习与分数乘法、除法的实际问题和按比分配问题。
承前启后
分数、除法、比的相关知识→复习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应用题的思路。
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问题。
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难点:按比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分数乘法问题→分数除法问题→按比分配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分数乘法问题。
例 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现在降价”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画图分析如下。
解答:
1.一本故事书200页,一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多,这本科普书有多少页?
200×(1+)=240(页)
考点2:分数除法问题。
例 一件衬衣降价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分析: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如下。
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
2.果园里有桃树160棵,是梨树的,梨树又是苹果树的,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160÷÷=160××=300(棵)
考点3:按比分配问题。
例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45m,已知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4,它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分配的问题,被分配的量是周长的一半,分配的比是5:4,可以用分配的量分别乘长和宽各占的几分之几,求出长和宽,再计算面积。
解答:45÷2=22.5(m)
4+5=9
3.学校买来370本故事书,先拿出100本捐给“希望工程”,剩下的按4∶5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370-100=270(本)
4+5=9
270×=120(本)
270×=150(本)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115页第6题。
(2)完成教材116页第8题。
(3)完成教材116页第11题。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和比(2)
培优作业
一条路全长120km,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三段路程之比是1:2:3,小明走完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5km,小明走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
名师点睛
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类型和比的应用的有关知识。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教会学生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单位“1”,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后再计算,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应用体验中进一步理解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先把比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除法来解答,这样既加强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又加强了知识间橫向和纵向的联系。
百分数(一)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百分数(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以及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承前启后
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复习百分数的知识→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
重点: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常见的百分率问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一件绒衣的成分如下:羊绒14.8%;超细羊毛60.2%;天丝:11.7%。
例2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1)地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
(2)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老师。
分析: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号,百分号读作“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解答:例1 百分之十四点八 百分之六十点二 百分之十一点七
例2 (1)75% (2)29%
1.读出下面各数。
151%读作:(百分之一百五十一)
0.001%读作:(百分之零点零零一)
2.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一点六写作:(1.6%)
百分之六十写作:(60%)
百分之零点二写作:(0.2%)
考点2: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例 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分析:根据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解答。
解答:(按列依次填)
0.32 150%
2.5% 37.5%
0.375 0.005
3.把下面的各数化成百分数。
0.625=(62.5%)
3=(300%)
=(40%)
4.把下面的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45%=(0.45)
5.4%=(0.054)
200%=(2)
考点3:常见的百分率问题。
例 取小麦500克,烘干后,还有428克。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分析:烘干率=,含水率率=。
解答:烘干率是85.6%,含水率=14.4%。
5. 判断。
(1)检验98件电视,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2)检验102件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考点4: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例1 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多少元?
例2 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分析:单位“1”已知,求比较量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解答:125×(1-20%)=100(元)
100÷(1-20%)=125(元)
6.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56,这双皮鞋售价是(180)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114页第5题。
(2)完成教材116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13题。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12÷30%=40(t) 40×=25(t)
名师点睛
本节课引导学生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复习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但也要突破“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难点。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积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