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1人教版 2.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选修3-1人教版 2.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1 18: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
法;进一步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掌握用图象法求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电路:如图实-3-1所示.
图实-3-1
3.E和r的求解:由U=E-Ir
得: 解得:
4.作图法数据处理,如图实-3-2所示:
(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电动势E.
(2)图线与横轴交点为短路电流
I短= .
(3)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内阻r=
| |.
图实-3-2
三、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实-3-1
所示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
录一组数据(U1,I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值.填入
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五、数据处理
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一是联立方程求解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U/V
I/A
法一 取六组对应的U、I数据,数据满足关系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大小.
法二 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U,I)值所对应的点,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即是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的斜率大小即为电池的内阻r,即r=| |.
六、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应选的
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在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和I的数据后应
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
严重,使得E和r发生明显变化.
3.测出不少于6组I和U的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
程组求解时,类似于逐差法,要将测出的U、I数据中,
第1和第4组为一组,第2和第5组为一组,第3和第6组
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不要顾及个别
离开直线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的变化较小,此时,坐标图中数
据点将呈现如图实-3-3甲所示的状况,使下部大面积
空间得不到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而是根
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


如图乙所示,并且把纵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
差减小.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而图线
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动势.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
远的点,用r=| |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图实-3-3
七、误差分析
1.由读数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
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
不准确造成误差.

3.本实验采用图实-3-1所示的测
量电路是存在系统误差的,这是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IV引起的,使电
流表的示数I测小于电池的输出电流I真.
因为I真=I测+IV,而IV=U/RV,U越大,IV越大,U趋近
于零时IV也趋近于零.所以此种情况下图线与横轴的交
点为真实的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电动势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修正后的图线如图实-7
-4所示,显然,E、r的测量值都比真实值偏小,r测 真、E测图实-3-4
4.若采用如图实-3-5所示电路,电流是准确的,
当I很小时,电流表的分压很小,但随电压的增
大,电流I增大,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也逐渐增
大.此种情况的U-I图线如图实-3-6所示,所
以E测=E真、r测>r真.
图实-3-5
图实-3-6
八、实验改进
由于在测量电路中,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给实验带来了系统误差,以下为两种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实验时可以引入辅助电源,如图实
-3-7所示,E′为辅 助电源,利
用当辅助回路和测量回路的电流相
等时灵敏电流计G中无电流这一特点,
在测量电路中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
仍能测得其回路中的电流,从而消除由于电流表的内阻
带来的误差.
图实-3-7
2.在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从而使电流表的示数小于
流过电源的电流,而给测量带来误差.可以将电压表的
内阻测出,进而求出电压表的分流IV,那么通过电源的电
流就为IE=IA+IV,就可以消除由于电压表的分流而带来
的误差.
用图实-3-8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
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
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图实-3-8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误差一般是由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造成的,一般具有倾向性,总是偏大或者偏小.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测量值小,造成E测<E真,r测<r真.
[答案] (1)3 0.6 1 0~10 (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g=0.6 A,内阻rg=0.1 Ω)和若干导线.
(1)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实-3-9甲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图实-3-9
(2)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 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实-3-9乙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 ;再制作R- 坐标图,如图实-3-10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R, )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实-3-9乙所示的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实-3-10上.
图实-3-10
(3)在图实-3-10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4)根据图实-3-10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________Ω.
图实-3-11
(2)由电流表示数可读出此时电流为0.50 A,则坐标为(2,2.6).再在坐标纸上描出该点,如图实-3-12所示.
图实-3-12
(3)剔除明显有误差的点,过其他点作一条直线,如图实-3-12所示.
(4)由欧姆定律I= 得R= -(r+rg),由此式可知,外电阻和电流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将图实-3-12中的直线延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值为-(r+rg)=-0.4,则电阻r为0.3 Ω,直线的斜率为k= =1.5,即电源的电动势为1.5 V.
[答案] (1)实物连线如图实-3-11所示
(2)(3)如图实-3-12所示
(4)1.5(1.46~1.54) 0.3(0.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