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章 陆地和洋
第2节 海陆的变迁
第2课时
一、描点证明法
将世界最近发生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的地点在世界政区图中描出,结合六大板块的分布,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
二、图导图练法
让学生识图、析图、说图、拼图、填图,并大胆猜想,从地图中悟出许多地理现象后面的深刻道理。教给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法
通过“教师引领——组内讨论——学生展示——师生点评”的探究过程,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学会“大胆预测——寻找证据——分析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
1.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视频)
2.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flash)
3.火山地震带图(flash)
4.火山(视频)
5.红海的形成过程(flash)
6.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视频)
7.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视频)
8.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9.六大板块填充图
10.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11.主要山系
12.近几年世界发生的大地震
13.火山喷发
14.板块的碰撞挤压
15. 板块的张裂拉伸
16.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
17.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示意图
18.避震
19.汶川地震
20.教案中用到的图片
[时事导入] 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称,印尼群岛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47千米,震中位于印尼东部马鲁古群岛以北,距离最近的德那第岛屿大约154千米。印尼为什么多地震?
[热点导入]
汶川地震给四川和周边省区带来很大的人员伤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地震和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当地的地形也有变化。地震引起震中区域北川、映秀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沉降量达70厘米,隆起量达30厘米。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改变地表的形态,它们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世界和我国哪些地区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呢?
[复习导入] 大陆漂移的畅想曲,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诡秘的幽灵岛
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一艘意大利船在1831年7月10日途经西西里岛附近时,船长突然发现在东经12°42′15″、北纬37°1′30″的海面上海水沸腾起来,一股直径大约200米、高20多米的水柱喷涌而出,水柱刹那间变成了一团500多米高的烟柱,并在整个海面上扩散开来。船长及船员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观,被惊得目瞪口呆。当这只船在8天以后返航时,发现一个冒烟的小岛竟出现在眼前。
许多红褐色的多孔浮石和大量的死鱼漂浮在四周的海水中,一座小岛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了。而且在随后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周长扩展到4.8公里,高度也由原来的4米长到了60多米。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突尼斯海峡里,这里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因此马上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大量的科学家前往考察。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人们忙于绘制海图、测量、命名并多方确定其民用、军事价值时,小岛却突然开始缩小。到9月29日,在小岛生成后一个多月,它已经缩小了87.5%;又过了两个月,海面上已无法再找到小岛的踪迹,该岛已完全消失。
类似的怪事还有很多,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诡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它们不同于那种热带海洋上常见的,由于涨水或暴风雨冲走部分河岸或沼泽地而形成的漂浮岛。
2.红海的形成
红海的水下两侧有宽阔的大陆架,海底象一个大的“刻槽”,深深地嵌进两侧的大陆架之中。在主海槽槽底的中部又裂开为一个更深的轴海槽。这样。红海的海底就形成了“槽中有槽”的海底地貌形态.而且槽底非常崎岖不平。在轴海槽中有着无数的裂谷、缝隙、管道和坑穴。它相当狭窄,最宽处约为24千米,一般仅有几千米宽。但是,它的深度很大,最深处达3 050米。轴海槽和主海槽差不多和红海一样长,但在红海北端的西奈半岛附近,它们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槽中有槽的地貌形态就不那么明显了。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 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
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红海的沉积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根据红海底最年轻的海洋地壳带推算,这一时期红海海底的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1厘米左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通过对红海成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又联想到大西洋的成因。今日辽阔的大西洋在2亿年前,也是一个狭长的水带,它周围的大陆象今天的红海一样,也是靠得很近的。由于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海底扩张作用,大西洋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而且,类似于红海的海底蒸发岩沉积,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海域和东岸西非洲的海域下也有埋藏。此外,在红海轴海槽中的一些小海盆中富集的重金属矿物,在大西计西岸美国东部海岸中也有所发现。
由此可见,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象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
3.失落的大西洲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到现时为止,还未有人能证实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里。据他所言,亚特兰蒂斯在他九千年前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80年和72万平方公里。
4.地球的皱纹
人脸上的皱纹是饱经风霜的见证,地球上的褶皱是地球经历亿万年动荡留下的痕迹。大家知道,一块坚硬的钢板,只要施加足够大的外力,也会弯曲甚至断裂。所以,即使由坚硬岩层组成的地壳,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扭曲褶皱。
坚硬的岩层具有弹性,当它受到地壳运动的强烈挤压、拉张和扭曲时,会把内力慢慢地在岩层里聚集起来,就像我们拉张弹弓一样。年长日久,这个力越聚越大,最后终于超过了岩层本身的强度,使得岩层承受不了而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地质学上,把这种岩层由于受到水平方向力的挤压而发生波状弯曲,但未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有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是向斜和背斜两种。
向斜褶皱是指岩层“大波纹”中向下弯曲的部分。向斜中间部分的岩层时代较新,两侧愈变愈老。背斜褶皱是指岩层“大波纹”中向上隆起的部分。背斜中间部分的岩层时代较老,两侧愈变愈新。在一般情况下,背斜形成山峰,向斜形成谷地。但有时往往相反。因为褶皱形成后,如果地壳再次经历强烈的动荡,那么这些褶皱会再次受到挤压甚至倒置,或者向斜被抬升、背斜被降低,因此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地质情况。凡是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现象,称为“地形倒置”,或“负地形”。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山脉都是由地壳褶皱运动形成的。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到亚洲的喜马拉雅山一带,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东西向褶皱带,其中包括高加索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褶皱构造常常与大型油田联系在一起。有时,大的背斜能形成穹隆状构造,就像把地壳“挤”出一座圆形仓库,它的内部成了良好的“储油罐”。
目前,世界上许多油田开采者都在抽取这种"油罐"中的石油,我国的大庆油田就是其中之一。
5.漫谈死亡之海
亚洲、欧洲和非洲接壤的地方,过去号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以多海而著称,大家熟悉的有地中海、红海、黑海和阿拉伯海以及波斯湾,除此之外,这一地区还有许多湖泊由于面积比北大,也被人们称之为“海”。例如里海、咸海和死海。在上述所有以海相称的水城中,有些由于受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影响,正在走向灭亡,本文择其主要者向大家介绍一下现状。
地中海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它东西长约3800千米,南北最宽处为1800千米,总面积250万平方千米左右,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岬湾,沿海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每年排入海中的污水过17亿立方米左右,如果加上倾入的垃圾以及过往船只投弃的废物、泄漏的原油就更多了,海水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地中海失去了往日的美丽,生物大量地死亡,前不久就有1500多只海豚死于与高浓度污染有关的病毒,蓝鲸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生物学家对此十分忧虑,他们说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地中海将会成为死海。同时从地质学的观点来看,地中海已处于海洋演变的晚期,在地质年代里,地中海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特提斯洋曾东起亚洲的苏门答腊、经我国的云南、喜马拉雅山系、小亚细亚到欧洲南部,后来由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移,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东部连为一体,西部仅剩下地中海以及黑海,目前非洲板块正在不断地向北推移,苟延残喘的地中海终将消失,千百万年以后欧、非大陆连为一体,地中海将彻底地成为历史的遗迹。
黑海 位于欧洲和中亚之间,面积为41.3万平方千米,仅有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地中海相通,是一个半封闭性的水城,注入黑海的大小河流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大多流经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和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随河水进入海中,据有关资料表明,仅多瑙河一年注入的污染物就有:铬1000吨、磷4万吨、氮50万吨、铜900吨、铅4500吨、水银60吨和石油5万多吨。土耳其人估计:每年进入黑海的工业废弃物达1.7亿吨,如果加上各种船舶倾入的污物和泄漏的油类以及数以百计的沉船所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就更严重了。有人称黑海是“欧洲最大的垃圾桶”,黑海海水是越来越黑,海中的生物纷纷死亡。以乌克兰为例,25年来沿岸的海藻有95%的已经消失;罗马尼亚海洋专家统计指出,1950年以前黑海中有海豚100万只,1995年只剩下13万只,海中常见的37种鱼类仅存5种左右,1975年商业捕鱼量为10.3万吨,1995年下降到1.6万吨。拯救黑海目前已经提到了沿海各国的议事日程上来,有关国家签署了《黑海公约》和《敖德萨部长宣言》,制定出了有关让黑海变得清洁的行动方案,要达到这一目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地努力。
咸海 咸海位于中亚西南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1961年以前平均水位53米,面积为6.65万平方千米,曾是世界上的第四大湖,流经中亚沙漠地区的锡尔河与阿姆河是该湖的主要水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苏联为了发展经济,把开发中亚地区的土地资源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开凿了卡拉库姆大运河,利用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水资源,将两河沿岸的620多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棉花产量成倍地上升,由于入湖水量的减少,使湖面水位下降了15米多,蓄水量只有过去的1/4左右,有3万多平方千米的湖底干涸后成了盐土沙漠,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频繁发生的沙暴把1亿吨以上的盐尘抛向方圆近1000千米的地区,至少有200万公顷的农田、1.5万公顷的牧场被含盐的沙尘所掩埋;森林以及野生动物不断减少,沿湖地区的气温比过去上升了2℃以上,夏季越来越炎热,湖中盐类物质含量达32‰~35‰,相当于过去的3倍以上,湖中的鱼类几乎绝迹,昔日的渔港现在已经离湖边100多千米。与此同时,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以及一些工业废水也加重了湖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当地人患呼吸器官疾病、传染性疾病、寄生性疾病和血液病的比例不断地上升,人均寿命不到60岁,新生儿的死亡率高达10%。有人称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咸海大概在2010年前后将从地球上消失,而改变成海目前恶劣的环境大约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这对咸海周围几个并不发达的国家来说,还是一幢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死海 死海位于约旦与以色列之间,平均水面大约低于海平面39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内陆湖。死海南北长约80千米,宽度在3千米~18千米之间,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最深处约400米,死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温暖,气候十分干燥,年降水量只有年蒸发量的1/3,约旦河水是死海的主要水源。死海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后,盐类物质不断地积累,盐度高达300‰~340‰,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泊之一。由于湖中盐度太高,湖中的动植物无法生存,从约旦河里随流水进入湖中的鱼虾因不能耐受如此之高的盐度而纷纷死亡,近几十年来,随着以色列和约旦灌溉农业的发展,大部分约旦河水被引入干旱的农田,使流入死海的河水越来越少,而海面的蒸发量却依然如故,其直接结果就是水位以平均每年半米的速度下降,很多人都担心若干年后死海会干涸,变成一块盐碛地。前不久,约、以两国设想合开一条运河,将红海的海水引入死海,以补无部分蒸发损失的水量,预计投资将达50亿美元,这一拯救死海的设想,也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其一,是认为需要的资金太多,得不偿失;其二,是认为红海海水入死海,会改变死海的生态环境,同时运河中的海水有可能渗入地下,使运河沿途的地下水变咸,这些说法孰是孰非,目前还无定论。
6.预防地震火灾应坚持的原则
1.平时与震时相结合
由于地震火灾的特殊性,如果在发生了地震火灾后才采取措施,往往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难以奏效,因而平时下足功夫,做好准备,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2.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地震火灾既具有“火灾”的特性,更受地震特定条件的制约,在制订地震火灾预防对策时,应把握地震的特定环境,将灭火、救护、抢险等救灾行动一并考虑,这样才能在实战中取得实效。 (二)震前防范措施
1.提高建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AB%98%E5%BB%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筑物的抗震性能。
城市建设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9F%8E%E5%B8%82%E5%BB%BA%E8%AE%B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必须严格按照设防标准和预防地震灾害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9C%B0%E9%9C%87%E7%81%BE%E5%AE%B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地基处理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9C%B0%E5%9F%BA%E5%A4%84%E7%90%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结构平面、高度限制、材料强度以及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等整体性能上充分考虑城市安全,处理好在震时对城市消防安全威胁最大、危害最甚的若干问题。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85%AC%E5%85%B1%E5%AE%89%E5%85%A8&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的工厂企业、物资仓库、车站码头等应有计划地从城市人口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9F%8E%E5%B8%82%E4%BA%BA%E5%8F%A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稠密区域、城市上风向迁至安全地区。在人员密集的小街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B0%8F%E8%A1%97&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小巷、商店、繁华地区和大型公共建筑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85%AC%E5%85%B1%E5%BB%BA%E7%AD%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附近,应有计划地逐步改建、拓宽马路,增设广场、绿地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7%BB%BF%E5%9C%B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提高建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AB%98%E5%BB%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筑的防火性能,增建消防水源和提高城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AB%98%E5%9F%8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市消防站的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消防设施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6%B6%88%E9%98%B2%E8%AE%BE%E6%96%B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同时,还应结合城市绿化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9F%8E%E5%B8%82%E7%BB%BF%E5%8C%9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设置区域性防护隔离带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9A%94%E7%A6%BB%E5%B8%A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最大限度控制和缩小非常时期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9D%9E%E5%B8%B8%E6%97%B6%E6%9C%9F&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灾害事故的影响范围。
2.对用火、用气设备的检查。根据地震火灾发生的原因,事先了解用火、用气设备的危险性,实施检查或采取预防措施。
主要检查:①用火、用气设备本身是否固定,有无翻倒的可能;②用火、用气设备周围有无可燃物,有无可能翻倒的物体,有无用不燃材料设置的安全防火分区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98%B2%E7%81%AB%E5%88%86%E5%8C%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③有没有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及燃料的自动切断装置,其装置能否正常运转。④进一步落实安全措施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AE%89%E5%85%A8%E6%8E%AA%E6%96%B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一是对火炉、锅炉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二是加固用火、用气使用设备,防止翻倒或落下;三是对用火、用气设备周围进行清理。
3.对危险晶设施的安全管理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AE%89%E5%85%A8%E7%AE%A1%E7%90%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应采取与危险品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8D%B1%E9%99%A9%E5%93%8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性质相适应的安全措施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AE%89%E5%85%A8%E6%8E%AA%E6%96%B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主要检查:①是否会因地震而溢出;②是否设置在安全场所;③对高架罐是否采取了防倒措施;④输油管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8%BE%93%E6%B2%B9%E7%AE%A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等的缓冲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4)加强专兼职消防队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6%B6%88%E9%98%B2%E9%98%9F&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伍建设。1999年,我国台湾地区大地震发生后,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当地义勇消防队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6%B6%88%E9%98%B2%E9%98%9F&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无法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消防队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6%B6%88%E9%98%B2%E9%98%9F&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救灾能力,对扑救地震火灾尤其是初期火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制订防灾计划和联合救灾行动预案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9%A2%84%E6%A1%88&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并进行模拟演练。防灾计划包括:①明火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6%98%8E%E7%81%AB&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使用规定②危险品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8D%B1%E9%99%A9%E5%93%8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有毒物品、高压气体的安全管理 (?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AE%89%E5%85%A8%E7%AE%A1%E7%90%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措施;③火灾预防及扑救初期火灾计划等;④确定逃生场所,学会逃生、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救护措施。
[教材P43~44活动·参考答案]
1.(1)由教材图2.24可知,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不断缩小。
(3)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使得亚欧板块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因两板块仍在碰撞挤压,所以,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升高。
第 二章 陆地和洋
第2节 海陆的变迁
第2课时
【课题】 板块的运动
过程与方法
板块的运动一、猜一猜: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并协调探究过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搜集资料的组员适时向大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发言,记录员记录主要的发言,组长整理答案,达成一致,得出相关结论。二、板块运动会形成哪些地形呢?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演示:既然板块能运动,那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有几种呢? 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 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探寻证据:在板块碰撞处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 分析验证:用书本演示板块运动和山系的形成,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和东亚岛屿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得出结论: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设计意图】通过大胆预测、探寻证据、分析验证,得出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承转】 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胆预测: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会震动,可能会引发地震、火山。 探寻证据:通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寻找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证实预测。(教师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观察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位置)
(续表)
过程与方法
得出结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三、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热点聚焦:阅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发现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因。雅安与汶川同处“龙门山断裂带”,在科学家看来,从汶川到雅安,龙门山地震带上的城市接连被摧毁,绝非偶然。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知名地质专家栾锡武表示,青藏和成都两个板块活跃的地区不仅是龙门山断裂带这300千米,从甘肃陇南到云南昆明,沿线十几个城市都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活跃带上。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之间的“角力”从汶川地震后从未停止。 2013年4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分析雅安地震成因时说,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北面破开了一个100多千米的“口子”,释放了能量,但南边没有释放出来。而这次正是龙门山的南边发生地震,是汶川地震未释放能量的一次爆发。栾锡武这样描述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这些年的运动:“青藏高原一直在往上走,成都板块一直在顶着它,一个动,一个不动,两个板块的对立关系长期存在,这个地震活跃带的能量也一直在积聚,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成都板块顶不住青藏板块,它就会释放能量,形成一次比较大的地震。 虽然雅安地震只是汶川地震破坏强度的十分之一。但可怕的是,过一段时间,两个板块之间的能量会再这样积聚,周而复始,产生新的能量和新的地震。2.视野拓展:小组成员合作,从前面学过的板块位置图中进一步探究世界地震的主要分布,比如说为什么日本、印尼多火山地震,而同为岛国的英国却很少发生地震?3.防震图解: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时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续表)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承转】 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探寻证据:美国、英国等多国科学家透露,红海正在发生分裂,数百万年之后可能将产生一个新的海洋,而非洲大陆也将分成两部分。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得出结论: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预测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将会怎样变化?2.猜想几百万年后,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会有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六大板块的分布,认识到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及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
教学 反思 按照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老师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拨提升这样简单的讲课思路,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自然地获取了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辅以老师必要的点拨提升,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又增强了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和感悟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