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候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一、比较区别法
理解并注意区别下列概念:日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变化、气温年较差等。
二、测定一日(周)的气温
分组观察:3~4人一组,每6小时记录一次,分别在每天的2、8、14、20时进行,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按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但最好有14时。
方法:
(1)将温度计立在室外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的地方(无条件的时候可以放在室内),高度与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进行三次观测。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点(下午2点)时观测。将自己观测的结果与气象台的预报相比较。
(2)求日均温和周均温
日均温=各时观测之和 /观测次数
周均温=一周各日平均温度之和 /一周天数
(3)制作日(周)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分析每天(周)气温变化的规律
注意事项:记录温度数值要尽量准确,先读整数后读小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银柱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将头、手或光源接近温度表的感应部分。
1.大气的受热过程(flash)
2.气温的日变化(flash)
3.气温观测和记录(视频)
4.日平均气温
5.气温日变化曲线
6.气温年变化曲线
7.东北和海南岛的气温
8.百叶箱
9.教案中用到的图片
[情境导入] 2015年春节,哈尔滨的小刚和家人去海南岛过年,离家的时候,他们的家乡正是一片冰天雪地,因此带了许多衣物,但是到了海南岛一看,让他们大吃一惊,这里竟然温暖如春,有美丽的阳光沙滩,碧波荡漾的海水,没有结冰,到处是鸟语花香。
为什么哈尔滨与海南岛的气温差异如此之大呢?
[图片导入]
[俗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俗语吗?这句话描述的是天气状况里的什么因素?(气温)那么,什么是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称为大气温度,简称气温)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1.气温对心理的影响
气象工作者研究发现: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那么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呢?
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而高温或在温度回升时,人的精神状态则容易产生波动和异常。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案例:
“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交通事故增加了5000次以上。究其原因,是“厄尔尼诺”这种异常气象变化,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越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发生坐卧不安、精神迟钝等症,意志薄弱者还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叫声。
1996年奥运会,亚特兰大的日犯罪事件总数是随气温的升高而递增的,为了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奥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一度谎称亚特兰大夏季气温不超过30℃。
2.河南林州现两座怪山
安阳林州市有两座山十分奇怪,炎热夏季山洞里不热反而结出大块的冰柱、冰凌,冬天寒冷季节则往外冒热气;夏天山洞洞口结冰的时候,揭开冰块后会落下鸡蛋大小的冰雹。这两座山为何如此奇特?是山上岩石在作怪,还是另有秘密隐藏在地下?
山洞夏天结冰冬天冒暖气
从小时候起,杨松林就对太极山充满好奇。
太极山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谷村,杨松林的家就在太极山旁。那时候的太极山并不叫太极山,因为其夏天结冰冬天冒热气,被村民称为阴阳山。
结冰和冒热气最明显的是一个冰洞。冰洞深一二十米(现在里面坍塌,只剩下洞口一部分),里面完全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像开足了空调一样,地下不断地向外冒热气,进去以后热得还需要脱掉厚厚的棉衣。下雪以后,别的地方白雪皑皑,而洞口附近几米内一点积雪都没有。
冰洞里冬天为何会冒热气,而且越冷的时候,里面的热气越多。而到了第二年开春以后,随着天气的变暖,热气消失,冰洞开始结冰,特别是在六、七、八三个月,天气越热,冰洞里倒挂的冰凌、冰柱越大。阴阳山的每个角落,还有数千个小洞口,存在同样的现象,这些小洞口有的仅有拳头大小,但夏天一样冒着冷气冬天冒着暖气,夏天揭开洞口的乱石,下面藏着一块一块的冰疙瘩。
这种反常的现象,让阴阳山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夏天暴雨之后,整座山雾气蒸腾,十分壮观,而紧邻的山脉,却没有一丝雾气;晴天无风的日子,山上树的下半部的树叶和树底杂草,一直摇动不止,山上众多的蝴蝶,不敢到草丛中飞舞,因为很容易被冻僵;这个山上还长着只有在东北和俄罗斯等寒冷地带生长的白桦树和漆树。
3.春天预防感冒
感冒通常称为“伤风”或“着凉”,它是由上百种病毒在天气气候变化有利的条件下,侵入人体导致的常见性、多发性外感疾病。常见感冒以风寒、风热两大类型为多。此外还有挟暑、挟湿、兼燥等不同类型。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
感冒疾病的发生与外界天气条件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强弱有关。常见的原因有:一是天气突变,冷热失常,即“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之时,加上感冒性病毒传播,则更易引起发病。二是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等而致外邪侵袭。三是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或体质虚弱,鼻、咽、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减弱,稍有不慎,便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感冒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在这段时间中,白天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后,当夜或次日便可能有冷空气南下,特别是强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因降温幅度太大,人们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一两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患感冒。
预防感冒可以根据天气来添衣御寒。由于感冒的诱发与受凉有关,因而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注意添衣御寒。平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4.气温是怎样定义的
今天的气温真高,热得我浑身淌汗”,“现在的气温真低,冻得我直打冷战”,这是人们在夏冬季节形容天气时的常用语言。的确,气温是对人体影响最敏感的气象要素之一。我们知道,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国际上标准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在夏季,我国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都可超过30℃;而到了 冬季,北方地区的最低气温一般都在0℃以下。
在距地面十几公里以下的大气对流层中,气温通常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5℃,这就是为什么庐山、峨眉山等名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至于到了夏季还被冰雪覆盖的喜玛拉雅山、昆仑山群峰,更是“高处不胜寒”了。据推算,盛夏7月拔海高度为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的平均气温是-19℃。当然,气温有时也会出现随高度的升高保持不变甚至增温的现象。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近地面层的逆温会使地面杂质难以向上扩散,污染指数升高,能见度变坏。
电视天气预报中所提到的气温一般指地面气温,它是由安装在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得的。也就是说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且避免了阳光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阳台等小环境的气温要比百叶箱气温高得多。
[教材P54~55活动·参考答案]
1.该题练习的是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 ℃,以5 ℃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2.(1)最热月平均气温是22 ℃,出现在7月。
(2)最冷月平均气温是2 ℃,出现在1月。
(3)气温年较差为22 ℃-2 ℃=20 ℃。
(4)年平均气温等于各月气温相加除以12,大约为12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候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课题】 气温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应该关注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节课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其重点是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所以安排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北京气温年变化”的生活链接来感受气温的变化,根据“天热到哪里避暑”的情景链接来感受气温的分布,从而会对气温的变化和分布产生具体的、形象的感觉和认识。 (一)气温的观测 同学们在看完《新闻联播》后,都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内容。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报每个省会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你知道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怎样得出来的吗?教师展示下列的图片,学生观察。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观测: 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时、14时、20时、2时测。气温的单位:记作“℃”,读作“摄氏度”。 eq \a\vs4\al()【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二)气温的变化 1.我会观察(1)读下图思考:日平均气温应如何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又是怎样计算的?
(续表)
过程与方法
(2)读下图思考:气温日较差应如何计算?气温年较差又是怎样计算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不仅学会观察,能够读出数据,而且学会了计算,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提供当地的气温数据资料,让学生求算当地平均气温或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这一环节的标题可以改为“我会观察,我能计算”。2.我会思考:A、B、C三地,哪地气温年较差最小?各地分别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刚接触气温曲线图,所以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先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再引导学生掌握判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做题巩固,在上一五一节中还可以加上一题“A、B、C三地中哪一地与我们家乡的气温变化相似?”这一环节的标题可以设置成“我会绘图,我能判读”。3.我会判断:AB两地,哪个在北半球,哪个在南半球?CD两地,哪个是陆地,哪个是海洋?
【温馨提示】 南、北半球的判断,可以思考该半球最冷月、最热月出现在1月还是7月。海陆的判断,大家可以做一个想象实验:暑假,到海边游泳,会感觉________(“陆地”或“海洋”)吸热快,散热快;________(“陆地”或“海洋”)吸热慢,散热慢。然后进一步进行判断。(实验员负责给大家讲解实验)
(续表)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海陆的判断对初一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难以掌握的,通过“温馨提示”和“想象实验”,学生联想到海边游泳时对水温和沙滩温度的感受,便会认识到海陆气温的差异。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化难为易了。这个环节的标题可以改为“我会思考,我能判断”。4.生活链接:假如你是北京的一名中学生,你会正确判断北京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吗?动动手,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连线吧! 【设计意图】“生活链接”使地理学习由课本延伸到生活,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北京气温变化的资料,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资料的渠道,并展示自己的资料,在对北京的气温有了认识之后,再做此题就更科学了。其实,学生对自己家乡气候的认识更深刻,这一题也可以改为“你会正确判断我们家乡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吗?”
教师 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气温的观察和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最高月平均气温陆地上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及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气温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如:开篇的问题导入,过程中的知识传授,结尾的学以致用,都强调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回到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每一部分读图、用图、观察、思考,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且注重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整节课学生踊跃举手,积极发言,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