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种类。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能选取多方面的实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重难点分析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
答案: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2.探究方法
(1)一般过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再根据自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然后设计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按照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______________是否相符,从而______________。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______________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_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__实验。
答案:(1)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已有的知识 生活经验 作出假设 探究的方案 选择材料 设计方法步骤 探究方案 假设 得出结论 反思 (2)某种 这种 对照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形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______________的选择。
(4)实施计划: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______________只鼠妇,静置______________。每隔______________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______________次。计算出全班各组______________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
(5)得出结论。
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明亮 阴暗 环境 (4)10 2分钟 1分钟 10 第10结论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关系,还有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______关系。
答案:捕食 竞争 合作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环境中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______________性是普遍的。
2.荒漠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是对___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答案:1.生活环境 适应 2.干旱缺水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生物在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生物自身也是在不断进化,从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着环境。
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环境______________的漫长过程中,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3.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量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在每个地点测______________次,算出______________,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
答案:1.影响 改变 2.相互作用 3.裸地 草地 灌丛 三 平均值
【合作探究】
根据你学到的知识,总结能够影响生物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生物的生活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有:
(1)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没有光植物无法生存。在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植物种类越来越少;在陆地上,光照影响着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同时动物的形体结构和生理特性也受到光的影响,动物的昼伏夜出或夜伏昼出就是很好的例子。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不仅是构成生物体的成分,更重要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水影响着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合生物的生存,温度过高或过低生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空气中的氧气是生物呼吸所必需的,空气中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2)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体现在:
①同种动物之间的合作互助和种内斗争。②不同种动物之间的捕食、竞争、合作和寄生等关系。
四、课堂练习
1.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无二氧化碳
B.无阳光
C.无有机物
D.水温太低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不同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绝大多数植物要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对光的需求较强,但海沟深处没有阳光。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绿色植物
B.阳光
C.肉食动物
D.微生物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条件,如阳光、温度、水、空气等,而绿色植物、肉食动物、微生物都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答案:B
五、自我测评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病虫害
解析:淮南和淮北两地在气候上的主要差异是温度,所以是温度这一因素造成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区发育的结果不同。
答案:C
2.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中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有非常发达的根
B.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
C.在叶表面有厚的角质层
D.有较大的叶面积
解析: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呈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要尽可能地保持体内的水,所以不仅有发达的根可以帮助从土壤深处获取水分,茎变得肥厚多汁贮存水分,同时尽可能减少水分散失,如果叶片面积大,会增加水分的散失。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