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2 09: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樱花导入新课日本富士山 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今天日本文化里处处都留有中国文化的痕迹,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古代日本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中国在各个方面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教学探究:6世纪前的日本上面的金印说明了什么现象?在汉朝时日本已经和我国有了往来,并接受册封。大和政权的统一1)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2)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3)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1.背景(原因):
(根本因素)2.时间:646年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国内:公元7世纪,社会矛盾尖锐2)国际:中国处于隋唐时期,制度先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3.代表人物:
中臣镰足中臣镰足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4.内容: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思考:如何评价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日本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日本菜谱知识拓展茶道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唐长安城平面图平安京平面图朱雀大街西市东市朱雀大街西市东市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开元通宝和同开珎 寳(始铸于621年)(始铸708年)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人庄园,干涉庄园事务。目标导学三:幕府统治1.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团: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武士2.幕府统治:
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想一想: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1.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仅是国家。2.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课堂小结古代日本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内容、作用时间、原因依托武士集团建立的幕府统治含义随堂训练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义?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