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典案与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典案与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23 09:24:17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一、读图分析,总结归纳


人口曲线图的判读
曲线图是地理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本章重要的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读此类统计图:
1.读图名
目的在于知道统计图反映的内容。
2.读坐标(或图例)
坐标或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根据“线”的高低,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
如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大,表示人口增长速率快;斜率小,表示人口增长速率慢;接近平直,表示人口几乎停止增长。
4.分析数据
为了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读图时,一要读全数据,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的多少;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强弱、增减的变化,区分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数据增减的趋势和程度,分析形成原因。如“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1850年前,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50—1950年间,人口增长曲线斜率越来越大,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变快,原因是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1950年后人口增长曲线斜率更大了,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这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基数大且自然增长率较高有关;2050年前后,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变和缓,人口数量增速变慢,这和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出生率降低、老龄化社会又提高了人口死亡率有关。
二、歌诀记忆法
世界人口的增长
出生死亡率相减,人口自然增率见。
这个数据越高显,增人速度越快变。
医疗发展低亡填,世人总数增长现。
亚非拉丁高增连,北美欧洲低负点。
    人口问题
教医乐业衣食拥,人数增速合理动。
增长过快人多穷,社会经济境难供,
生控政策过快控。过慢停止减少中,
抚养老人负担重,鼓励生育补贴哄。


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视频)
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flash)
3.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视频)
4.世界70亿人口日(视频)
5.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6.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
7.各种人口问题
8.计划生育宣传画
9. 人口增长漫画
10.教案中用到的图片


[问题导入]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而俄罗斯却鼓励人们生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口的知识,看看能不能找出原因!
[问题导入] 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材料导入] 提供70亿人口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教师播放有关新闻报道的视频,引入对世界人口增长的学习。
[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1.世界70亿人口日
2011年10月30日伦敦时间24点整时全世界人口钟显示现有6999938456个人。
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联合国高级官员前往菲律宾接见了这个小婴儿及其父母,并送给丹妮卡一个小蛋糕作为礼物。此外,卡马乔一家还收到了来自当地捐赠者的各种礼物,包括为丹妮卡准备的助学基金和帮助该家庭开办杂货店的费用。
菲律宾卫生部长欧纳表示,世界第70亿人口的降生为菲律宾带来审视人口问题的契机。菲律宾目前是世界上位居第12位的人口大国,拥有9490万人口。中国和印度依然占据前两个席位。不过印度人口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中国。

2.人口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老龄问题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3.白发浪潮
与印度不同,日本则受到人口下降问题的困扰。一方面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另一方面人口出生率在不断下降。人们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比作“白发浪潮”。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短缺,家庭、企业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加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不少日本人对此深感忧虑,担心未来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因此,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4.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在人口稠密的国家或地区,提倡计划生育,在现代世界性人口猛增的情况下,节制生育便成了计划生育中的主要控制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有两方面的途径:一是未婚青年实行晚婚;一是已婚夫妇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定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例如,独生子女夫妻将被允许生育两个孩子。但随着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许多城市也面临着与发达中国同样的窘境:年轻的夫妇越来越不愿意养育太多的孩子,甚至放弃生育的计划来换取较富裕、自由的生活。

5.欧洲负增长率国家地区?
斯瓦尔巴德群岛(属挪威) -0.02%
亚美尼亚(政治上属欧洲) -0.03%
意大利-0.05%
波兰-0.05%
克罗地亚-0.05%
德国-0.05%
摩尔多瓦 -0.08%
捷克-0.09%
斯洛文尼亚 -0.11%
罗马尼亚-0.15%
匈牙利-0.26%
立陶宛 -0.28%
格鲁吉亚(政治上属于欧洲) -0.33%
白俄罗斯-0.38%
俄罗斯-0.47%
塞尔维亚 -0.47%
拉脱维亚-0.61%
爱沙尼亚 -0.63%
乌克兰-0.63%
保加利亚-0.79%
黑山-0.85%



6.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遏制。在现代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往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经济因素对人口机械增长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随着科学文学水平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现代社会里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其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二是科学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三是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它使得因各种疾病致死的死亡率下降,从而降低人口死亡率,延长人口平均寿命;其次,它对控制生育和实行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7.东亚和东南亚是世界上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欧洲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不过,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却是东亚和东南亚。在1970-1996年间,日本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即从7%猛增到14%。从本世纪初起,中国也将面临着同样的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韩国、台湾、泰国等由于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也将出现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变化与欧洲部分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些欧洲国家经历115年的时间,才达到目前的人口老龄化水平。迅速的老龄化,使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很可能就健康保健支出、社会保障、代际平等问题发生经常性的、激烈争论。
8.国际都市的人口爆炸
  半个世纪前,城市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数的3%,市民人数超过800万的城市全球仅有2座,而今天城市人口迅猛增加,超过千万人的城市比比皆是。据1996年夏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城市人口问题会议资料,近百年来,世界城市新出生人口以及由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每周竟达百万之多;预计到下世纪初,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资料还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现在每天增加17万,到2015年,其城市人口将会由现在的27%增加到33%。如果说世界人口总量每40年翻一番的话,那么城市人口就会每22年翻一番,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则为每15年翻一番。据预测,到2015年,东京人口将会由现在的2680万上升到2870万,居世界城市人口的首位;孟买市的人口将从现在的1450万跃升至2740万,跃居世界第二位;拉各斯的人口将升至2440万,位居世界第三;上海市的人口也将由现在的1410万猛增至2340万。到下世纪,世界上甚至将出现一些人口超过2亿的超规模级城市。
  城市人口居高不下,从长远看,是一种在繁荣掩盖下的悲剧。纽约市从1986年至1991年里,人口虽只增加了5%,但城市规模却扩大了60%,从中央广场到市郊的直线距离就达160公里;伦敦市从南到北的直径距离也已扩大到320公里。都市对土地如此疯狂的蚕食,必将给人类生存带来致命的灾难。


[教材P71~72活动·参考答案]
1.见下表:

人口数/亿 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
10~20 100
20~30 30
30~40 15
40~50 12
50~60 12
60~70 12
  2.(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分别是:100年、30年、15年、12年,由此可看出,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相同,都是12年,由此可推知,所用时间没有变化,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3)从1830年(10亿)到1930年(20亿)这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30年(20亿)到1987年(50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从1987年(50亿)到2011年(7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教材P74活动·参考答案]
[提示] 可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课题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问题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世界人口的增长   1.古往今来 瞻前顾后材料 2011年10月31日,是个“吹响号角”的日子,是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日子。以每秒两个多新生儿降生的速度计算,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在10月31日迎来第70亿名成员。联合国号称自己的统计方法是“黄金标准”,当然,质疑总是存在:有人推算第70亿人几周前已经问世,有人推断想见这个人还得等上几个月。其实,第70亿人只是个概念,或是符号。但符号出现,总是思考的契机。结合材料和下面两幅不同的人口增长示意图,探索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你会产生哪些感悟?【温馨提示】图一是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图二是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时首先看图名,然后看图中的坐标,再看图中图例所示的内容。阅读图一,图中曲线每段的倾斜程度说明什么呢?阅读图二,图中人口每增加十亿需要的时间相同吗?通过读图,能够说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快慢特点,感悟到人口增长可能会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设计新颖、科学、有创意。背景材料仅仅为了说明一个数字(70亿),却极尽渲染,将学生的思维迅速置入教师预设的氛围中,教学方法耐人寻味。两幅图片反映同一个事实,教师却从不同的视角设计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感悟,设计思路不同凡响。无论是文字的雕琢,还是图片信息的深加工,无不体现着施教者的匠心独运。

(续表)
世界人口的增长   2.学会思考 尝试探究 (1)学会思考 思考右图所表达出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内涵,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下表中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通过观察右图,小组讨论探讨、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然后逐一计算填充表格。国家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英国 1.20 1.08 巴西 2.03 1.3 俄罗斯 0.76 1.54 尼日利亚 4.01 2.78   (2)尝试探究①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看看哪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②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③比较四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得出人口增长速度与地区经济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设计意图】“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内涵”并不抽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也不难获取,但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内涵及其计算公式”寓意于一幅图中,让“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内涵及其计算公式”凸显出来,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却很难,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需要的就是“创造”。   
承转   人口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
人口 问题 1.看游戏,品道理现场小游戏——抢凳子A组2人,B组5人,每组一个凳子,倒数3个数,每个同学都要坐到凳子上。尝试探究:哪组的同学可以坐到凳子,哪组的同学会争抢凳子?如果情景换一下呢?这说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会导致的资源、环境、社会问题有哪些呢?

(续表)

人口 问题   【温馨提示】在游戏中体会生活,由小及大,椅子的数量够每个人使用吗?抢不到椅子的同学改怎么办?在抢椅子过程中的秩序如何?不同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自己感兴趣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2.看世界,忧人口(1)人多的忧患——少生一个好(2)人少的忧患——多生一个好①生孩子,是当今俄罗斯最大的需要。俄罗斯正在面临严重的“人”的危机。每十个人出生,就有十五个人死亡。由于人口负增长,俄罗斯人口自然减少的速度,相当于三五天打一场“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的人口数量自1960年开始,5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现在每年平均减少100万人口,照此下去,在未来的50年里,这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会比目前下降一半,是当今世界上人口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严重的人口下降趋势,将会给俄罗斯带来诸多危害。②英夫妻生12个孩子不参加工作 每年获津贴32万元 2011年3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一名36岁女子以生孩子获得政府补贴为生,如今她已有12个孩子,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3万英镑(约合32万元人民币),她表示还想要生更多。这名女子名叫乔安娜·舍帕德,最近刚产下了第12个孩子。她曾向朋友透露,她还想继续生下去。据了解,乔安娜从17岁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就没有参加任何工作,因为她和爱人——47岁的加里·贝特曼能凭借这些孩子拿到很多政府补助。尝试探究: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实行的人口政策一样吗? 3.找措施,和为贵“人多为患”“人少为难”,解决世界人口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以假设的手法,用“和”字左侧的“禾”与右侧“口”的大小引起的不平衡,思考归纳:要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该如何去做。

(续表)
人口 问题   尝试探究: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不好,人口增长过慢、过少也不好。解决世界人口问题,必须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设计意图】“看游戏,品道理”“看世界,忧人口”“找措施和为贵”,施教者以“游戏+文字+图片”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着这样一个道理,“人口问题举世关注,人口过多会出问题,过少也会出问题,增长得过快会出问题,增长得过慢也会出问题,人口问题并非以特定的方式而存在,只有适度不会出问题”。 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施教者巧妙设计。游戏是快乐的,回味是美好的,施教者却运用逆向思维,通过快乐的游戏来回味令人忧心的问题,这种处理方式确实不同凡响。解决人口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施教者通过“和”字,“禾”与“口”的比例关系,来揭示人口问题的内涵,施教者的良苦用心耐人寻味。
教师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衡量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过快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也带来社会问题,因此人口合理的增长是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 反思   本课时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笔者认为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更快更有效。在授课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总体来说,虽然本课时内容较简单,但要注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改进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对学习的吸收情况。(2)是否能联系实际,来讨论现阶段人口分布,从中得出导致人口问题的原因。(3)课下让学生调查周围人口情况,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