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一、兴趣学习法
关于世界主要的语言部分,通过组织“我爱地理”的6种语言发音模拟竞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角色扮演法
世界三大宗教部分,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信徒,阐述各大宗教的文化特色、分布地区等,把书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对世界三大宗教知识的记忆。
三、歌诀记忆法
世界的主要语言与宗教
汉英西伯法俄说,广英多汉主联国。
西亚欧美洋基多,阿兰亚西东南过。
非洲东北穆林播,吾回清真伊兰果。
佛印亚东东南坐,中国古藏喇嘛佛。
1.世界的语言(视频)
2.阿拉伯语(视频)
3.世界三大宗教(视频)
4.基督教(视频)
5.基督教仪式(视频)
6.伊斯兰教(视频)
7.佛教(视频)
8.泰国国教——佛教(视频)
9.孔子学院
10.音频(语言、宗教)
11.不同语言对“我爱地理”的表达
1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13.世界上的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14.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填充图
15. 不同的宗教信仰
16.三大宗教建筑景观
17.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18.三大宗教的分布图
[图片导入] 新闻记者李明在也门、沙特阿拉伯采访时拍摄了一组照片,并通过互联网发回报社。你能否说出当地居民使用什么语言,信仰什么宗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情境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宗教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讨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相关知识。
[图片和音频导入] 课前播放不同宗教建筑风格的画面和不同语言的音乐。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营造不同宗教特色的氛围,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对宗教和语言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故事导入]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辛取回的真经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宗教?(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在世界各种宗教中,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但传播范围广,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政治和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非其他宗教可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
1.地理环境对语言传播的影响
语言的传播在古代是通过人的流动来完成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难以对外进行语言交流,不仅区域外的语言难以进入,区域内的语言也难以对区域外的其他语言产生大的影响。远离大陆的孤岛,被高山封闭的峡谷地区,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茂密的热带雨林,环境恶略的高寒地区等与外部的交流甚少,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例如,地处亚洲和欧洲边界的高加索地区地形崎岖,山岭纵横,高山深谷,交通十分不便,语言也特别复杂。其中,属于印欧语系的有4种,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有7种,高加索语有6种,因此被称为语言博物馆。我国南方在地形上以丘陵为主,崎岖的地形使南方各地语言的差异远大于北方各地语言的差异。与之相反,平原,港口,道路要道等交通便利的地区与其他地区交流频繁,既有利于语言的传播,受其他地区外来语言的影响也大。例如,地中海的一些港口使用的是由法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混杂而成的混合语。
2.人类的语言及语种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赖以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重要手段。这几千种语言在世界上错综复杂的分布、它们的特点、相互间的关系、空间的分布形式,都是人文地理学上的重要课题。
世界上讲汉语的人口最多,如果按使用语言人口的多少划分,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俄语,葡萄牙语、日语及德语。但是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呢?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到1996年,地球上50多亿人口每天说的语言种类达6000种之多。
德国柏林著名的洪堡大学创建人之一威廉·洪堡曾说过:“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但是多种语言共存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据语言学家推算,公元前地球上曾有12000种语言存在,公元元年时降为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少到9000种,而如今只有6000种。语言学家预言说,下世纪每年将有12种语言死亡。这些面临死亡的语言不只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欧洲也有150种语言受到了“生死存亡”的考验。不难想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再过三代人德国就没人会讲索布语或佛里斯兰语了。
语言学家根据语言的发音特点、语法结构,可以把多种语言归并成类,称为语系。举例来说,“母亲”一词英语称为“mother”,希腊语称为“meter”,而西班牙语称为“madre”,伊朗语称为“matar”,新加坡语称为“maoa”,阿尔曼语称为“mair”,因此这几种语言都可归并为一类,属于印欧语系。用这种办法可以把全世界的语言分为20个语系。
3.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一般将世界语言划分为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其中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汉藏语系使用人数世界第一。有一些语言与某个语系有些关系,但地位未定,例如东亚的日语,朝鲜语,这与语言的传播方式有关。世界上的语言没有一种是新产生的,所以每一种语言的结构和系统的形成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欧洲和阿拉伯人历史上以畜牧和通商活动为主,游牧生活中人口急剧移动形成不同区域集团,各种语言关系较清晰,容易建立谱系关系。而在以定居农耕为主的东亚,语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展,在渗透的过程中缓慢同化周围的语言,语言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例如日语在文字上应用汉字及其偏旁创造了假名,但发音与汉语差别较大,所以东亚语言的谱系相对不容易建立。
4.宗教的实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多数宗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上帝、天神、鬼灵等)存在,并认为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命运,因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宗教观念和行动是伴随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产生和发展并受其制约的。同时,它也对各自相应的历史时期民族或国家的社会生活、政治结构、文化风尚、道德伦理等发生影响。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目前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宗教的存在。
5.三教圣地——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城,至今已有5千年的历史。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奇的传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地”。 公元前12世纪末,犹太教诞生。不久,著名的大卫王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耶路撒冷城南的郇山上建起庞大的犹太教圣殿,它坐西朝东,长200米,宽100多米,极其壮丽华美,教徒们都去那儿朝觐和献祭敬神,从而成为犹太人政治中心和宗教圣地。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尊上帝之子耶稣为主。在耶路撒冷以南的伯利恒,有一个叫马赫德的山洞,据说是圣母玛丽亚生耶稣的地方。耶稣自三十岁起宣传上帝“福音”,收授门徒。后来被犹太教当局拘送到罗马帝国驻地总督处,被判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神话传说,耶稣受难后的第三天,他又显身复活,四十天后升天了。古城西北的多洛罗萨大街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埋葬、复活、升天的地方。4世纪初,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在耶稣墓地建造了著名的圣墓教堂,即复活教堂。因此,全世界的基督教徒们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在公元7世纪。相传某天夜里,天使把沉睡的先知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喊醒,给了他一匹有女人头的银灰色牝马,穆罕默德随天使由麦加来到了耶路撒冷,接着又踩在一块圣石上飞上了七重天。由于这神奇的夜游的神话,使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个圣地。
6.鹿野苑
鹿野苑位于瓦腊纳西以北10千米处,相传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第一次说法收徒的地方,史称“初转法轮”。释伽牟尼初转法轮之后,鹿野苑便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时,曾来到这里参拜。当时这里香火缭绕,盛况空前。玄奘看到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的景象。这里僧徒多达1500人,正值佛教的全盛时代。可是在这之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微,鹿野苑也渐被湮没,直至1836年,英国人肯宁汉在此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才使这个沉默了几百年的古迹重放光彩。
7.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它自创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亿人(1985),占同期世界人口总数48,82042亿人的18.54%。在亚非40多个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在当代,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印度莫卧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尔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今天,在伊斯兰旗帜下,已经聚集着七亿穆斯林。尽管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的真谛,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
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了我国。据《闽书》记载,“(穆罕默德)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中国,进行贸易或旅行,传播伊斯兰教。
[教材P79活动·参考答案]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和亚洲东南部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
法语 法国、非洲西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教材P80活动·参考答案]
A.基督教的教堂:尖塔高耸,有直升的立柱,雕像众多,顶尖有十字架。
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浑圆的穹顶,有尖而高耸的塔。
C.佛教的佛塔:有方形基台,有圆形塔身,顶部是尖顶,供有佛像。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课题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过程与方法 【导入】 圣诞节将至,圣诞老人想给全世界的小朋友派发礼物,可是却遇到了这样的烦恼:(播放各个国家代表音乐剪辑)圣诞老人发现自己到很多地方都语言不通,为了解决问题,他想聘请一些小助手。咱们大家能不能成为圣诞老人的小助手呢?同时还需要一些评审和考察。 【设计意图】 圣诞节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西方节日,设置这样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欲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我读我思,探究整理圣诞老人的困扰一:世界有多少种语言,有哪几种主要语言?其主要分布地区各是哪里? 展示课件:世界 语言知多少?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7~78。板书:一、世界主要的语言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分布表格,学生对照表格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续表)
过程 与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地图,巩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困扰二:主要语言中,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哪种语言使用最广泛?为什么? 教师小结并补充:孔子学院介绍。【设计意图】 运用学生身边的地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地理的乐趣。【承转】 圣诞老人让小助手根据世界语言的分布图提前在当地找到了翻译,关于语言不通的困扰解决了, 可是他又遇到了新麻烦,不信你看。困扰三:圣诞老人来到了阿拉伯半岛,他想给当地的小朋友送一些礼物,但不知道送什么合适。你能帮圣诞老人出出主意吗?讲述:有的人建议圣诞老人送给伊斯兰教徒小朋友一本《古兰经》,这主要是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有关。他们信仰的是什么宗教?发源于哪里?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三大宗教 产生地区 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二、我行我秀,交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读图“三大宗教的分布”【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三大宗教分布地图,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三大宗教分布的位置,通过学生读图概括,让学生能锻炼和发挥本身的读图能力。 讲述: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板书:二、世界的三大宗教 读图判断练习(课件演示多组宗教建筑图片,学生判断所属宗教,抢答) 讲述:其实三大宗教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只要你细心观察,在咱们自己的周围就有三大宗教的身影。请知道的同学举手?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地理知识有用。【承转】 在我们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所以大家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讲述:我们已经帮助圣诞老人解决了重重困难,看看在帮助他的同时我们收获了什么?
(续表)
过程 与方法 三、我会我能,水到渠成关于语言和宗教的相关练习。将题目设置为以下形式: K【设计意图】 将反馈练习设置成为超链接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更能激发学生抢答的兴趣;而题目名称的编写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四、我思我在,不论成败师生交流: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 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五、课堂总结、寄予期望不论你用什么语言或有何种信仰,只要我们彼此尊重,不断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知识,一定会为我们的未来插上翅膀,让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的天地越来越广,也许某一天我们当中就会出现一个外交大使、外交部长。【设计意图】 激励性的总结不仅再次点明本课学习的价值,而且寄予了老师的期望,促进学生课外学习和拓展,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师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及它们的分布。知道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建筑是圆顶,基督教建筑是尖顶且有十字架,佛教建筑是塔形。
教学 反思 “语言”这一板块涉及了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状况。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这一点,学生理解得很到位,并且还能够举出一些例子。在“活动”这个板块活动时,学生的反映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看了地图后仍然不能说出所以然。少数人说出“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两个是除中国以外使用汉语的国家。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的限制,导致了这个问题的难以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可向学生讲解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语言板块到宗教板块,可采用多种过渡,然后列举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地和分布地区,同时,运用地图及多媒体和相关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