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20: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思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叫做生物圈。自主阅读课本12页,回答:2、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所有的 与其 的总和地球上 生物 环境 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与它周围的 各种影响因素。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麦田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请观察课本P13面图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蚜虫、瓢虫、蛇、田鼠、蚯蚓、杂草、微生物等总结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大雁南飞大耳狐极地狐大耳狐栖息于热带草原,大耳朵可以帮助散热。极地狐生活在北极,耳朵短小,尾巴和四肢也比较短小,防止热量过分散失——温度对动物形态的 影响鱼离不开水干旱使粮食减产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
寄生关系等(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竞争关系:不同种或同种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同种生物还可能争夺配偶(3)合作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4)共生关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5)寄生关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例如:血吸虫、蛔虫、虱子、跳蚤。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蛔虫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蛔虫寄生在人体内显微镜下的体表寄生虫练一练: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农田间的水稻与杂草
3.麻雀觅食
4.蛔虫在人体内
5.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6.蚂蚁搬家A. 竞争关系 B. 合作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寄生关系 E. 共生关系CACDEB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草盛豆苗稀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
D. 雨露滋润禾苗壮B当堂检测2. 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 )
A.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
B. 密树繁叶,遮天蔽日
C.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当堂检测3、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4、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CB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对干旱的适应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7℃时才出汗。(排尿少,出汗少,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缺水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便于吸收水分;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对干旱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 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具有保温作用。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对风的适应在多风的地区,树木形成旗形树的特殊形态。对风的适应。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散失,茎肥厚可储存水分,适应缺水环境。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松土。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树木可以吸收周围的热量以及树叶中水分的不断蒸发,树荫下的温度比周围要低得多。大树底下好乘凉5.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 竹节虫形似竹节
C.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 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A当堂检测6.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它们对各自的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
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C.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
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当堂检测7.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青蛙冬眠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大雁南飞
D. 南橘北枳当堂检测B1、生物圈的概念 2、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光、温度、水、空气等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堂小结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光 照 鼠妇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黄粉虫二、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做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依据: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实验装置:形成对照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光)对研究对象(鼠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明亮、阴暗),其他条件(温度、湿度)都要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P16鼠妇各5只方法步骤: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①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答:用1只做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思考: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记录结果)4、实施计划 根据记录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全班六个小组,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6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重复实验原则:提高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4.如何保证鼠妇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光照引起的?实验分成有光和无光的两组,除了两边光照情况不一样,其他因素都完全保持一致。光照是唯一的变量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实验总结实验总结2、对照实验 (第16页)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3、重复实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避免偶然性,提高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种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温度2、实验过程中,除了温度不同,别的条件都要保持一致,目的是 。使变量唯一/形成对照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