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22: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利用模型和模拟实验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科学知识
1. 知道心脏的形态。
2. 知道心脏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
2. 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推动血液的过程,学会用模拟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方式。
难点:了解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单向流动。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课件、脚踩式打气筒、水槽
分组材料:脚踩式打气筒、水槽、气球、矿泉水瓶、吹风球
模拟实验材料:心脏头饰、血液头饰、血管头饰
四、课时安排:共 2课时
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听心跳,了解心脏的跳动。
(二)利用材料,设计实验,模拟心跳。
1. 先用手比,模拟心跳。
2. 利用材料,模拟心跳。
3. 学生观察实验,小结汇报心跳的方式。(板书:收缩与舒张)
(三)设计实验探究心脏跳动的秘密。
1. 学生质疑心脏跳动的原因,教师汇总问题,得出本课研究重点:心脏跳动在做什么?
2. 利用之前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心跳的作用。
3. 学生汇报,小结心跳的作用在于推动血液流动。(板书:推动血液流动)
4.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小结心脏推动的血液是同一个口进出血液,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认识心脏的结构。
5. 出示茶水球,让学生再次设计实验探究心脏的结构。
6. 出示打气筒,帮助学生认识心脏的结构,引导学生小结心脏收缩舒张推动血液流动,方向是单向的。(板书:单向)
7. 出示心脏结构图,再次认识心脏的结构,巩固新知。
(四)拓展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心跳推动血液流动。
(五)拓展延伸
1.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流动?血液流动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
2. 总结:本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心脏)
六、板书设计
心脏
心跳 收缩与舒张
推动血液流动 单向
心脏怎么跳动——手比
模拟心脏跳动——塑料瓶、气球、吹气球——组合模拟跳动,强调观察捏一下压下去松开后,变大变小,涨大缩小(板书),汇总汇报归纳心跳的方式——总结收缩变小舒张变大
心脏跳动在做什么(提问差不多就够了,归结到一点都是在问心脏跳动在做什么?)——推动血液流动——塑料瓶、气球、吹气球、水槽
心脏跳动怎样推动血液流动——小结之前实验,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血液都是从一个口出去一个口进来,板书一口一进一出,引导看图还是用质疑的,让学生思考当只有一个口进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引导学生推测心脏有两个口,再出示茶水球,师说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有两个口的茶水球,你们会做吗?——第一次捏会同时进出,让学生质疑对吗?合理吗?怎么改,第二次堵住一边让水进入,师强调堵住一边水进去了,那如果……让学生说堵住另一边后再松开让水从另一边出去——第三次追问,如果不用手来堵住水管,你能做到单向的推动血液流动吗?——出示脚踩打气筒,示范操作——第四次追问血液是不是被心脏推动流出去了,那血液去了哪里呢?最后又会到哪里去了呢?(留着下节课再研究)——茶水球、脚踩打气筒、水槽、托盘
(一)听心跳,了解心脏的跳动。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心跳声(板书:心跳)
师:这个声音是谁发出的呢?(心脏)
(二)利用材料,设计实验,模拟心跳。
1. 先用手比,模拟心跳。
师:你知道心脏是怎么跳的吗?你能比比看吗?
2. 利用材料,模拟心跳。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三种材料:(出示气球、吹气球、塑料瓶)你能用这三种材料模拟心跳吗?
3. 学生观察实验,小结汇报心跳的方式。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是怎么模拟心跳的。
生1:我挤压吹气球,这样压一下松一下,这样就是心跳(板书:压、松)
生2:我把气球吹起来,再放气,这也是心跳(板书:鼓、扁)
生3:我捏瓶子,再放松瓶子,也是心跳(板书:捏、松)
生4:我把气球套在瓶子上,挤压瓶子再松开瓶子,气球鼓起来又扁下去,也是心跳(板书:挤、松/鼓、扁)
师:那心脏真的和你们模拟的方式一样在跳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师:你们看,心脏跳动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呢?——变大变小
师:心脏就是在舒张的时候变大,收缩的时候变小,这一收一缩就是一次心跳。(板书:收缩与舒张)
(三)设计实验探究心脏跳动的秘密。
1. 学生质疑心脏跳动的原因,教师汇总问题,得出本课研究重点:心脏跳动在做什么?
师:谁能猜猜心脏为什么要跳动呢?心脏为什么要这样跳呢?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会怎样呢?心跳时血液也会跟着跳动吗?你知道心脏里面有什么吗?
生:心脏不跳了人会死。
师:人死了就表示心跳停止了,心跳停止了会怎样呢?
生:停止输送血液。
师:真的是这样吗?你能用桌上的材料来模拟一下吗?
2. 利用之前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心跳的作用。
3. 学生汇报,小结心跳的作用在于推动血液流动。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生1:我把气球当成心脏,我将气球套在装水的瓶口,挤压瓶子,气球鼓起来又扁回去,挤压瓶子时水流进去气球里,松开瓶子水又回到瓶子里。
生2:我把吹气球当成心脏,挤压吹气球,松开了水进去了,再挤压水又流进吹气球里。
生3:我把瓶子当成心脏,挤压瓶子,水从瓶子里流出去,松开瓶子水又流回去瓶子。
师:大家都做的非常棒,说明心脏跳动的时候,收缩将血液推出心脏,舒张的时候又让血液流回心脏。
师:所以,心脏跳动的作用是……生:推动血液流动(板书:推动血液流动)
4.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小结心脏推动的血液是同一个口进出血液,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认识心脏的结构。
师:心脏真的是这样在跳动中推动血液流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心脏的结构图(课件出示图片)
师: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两根血管连接着心脏。
师:心脏这样的结构说明了什么呢?
生:有两根血管来输送血液。
师:心脏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吗?
生:不会拥挤。
师:如果老师给你这样结构的材料,你会模拟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吗?
5. 出示茶水球,让学生再次设计实验探究心脏的结构。
师拿出茶水球,学生模拟心脏推动血液流动。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用茶水球来模拟心脏推动血液流动。
生:我把两根管子放在水里,挤压茶水球,水流出去,松开茶水球水又流进茶水球里面。
师:大家看,他这样做有什么现象?
生:水同时从两边进去又同时从两边出来
师:那这样做和刚才的模拟实验一样吗?
生:一样啊
师:同一个口进出血液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教室只有一个门,同学们进出会有什么现象?(拥挤)
师:那心脏会是同一个口进出血液吗?
师:有没有不同做法的?
生:老师,我先堵住其中一个头,然后挤压茶水球,松开茶水球,水从没堵住的一边流进来
师:然后呢?你堵住一边让水流进来,怎么才能让血液从另一边流出去呢?
生:我堵住进水的这边,然后挤压茶水球,这样水就会从另一边流出去了。
师:大家试试看,是不是这样呢?
师:大家想想心脏会不会也是这样需要用手来堵住一边松开另一边才能完成一次进出血液呢?这样操作是不是很麻烦呢?
6. 出示打气筒,帮助学生认识心脏的结构,引导学生小结心脏收缩舒张推动血液流动,方向是单向的。
师: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器材,它可以简单的完成心脏跳动推动血液的任务,想玩玩看吗?
师:在玩之前,老师说,等下我们从水槽中将水吸收到器材中以后,推出的水请大家用之前的塑料瓶收集起来,注意不要将水洒在桌面上,保持桌面整洁。
生领取器材实验。
7. 出示心脏结构图,再次认识心脏的结构,巩固新知。
师:刚才大家用了这个新材料,有什么感受
生:很方便,只要收缩一次心脏就能将血液从一边推送出去,舒张了血液就从另一根血管中流进心脏。
生:血液就只有一个方向流动。
师:出示心脏结构图,讲解图片。是的,我们的心脏里面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才能推动血液在体内单向流动,防止血液出现倒流的现象。(板书:单向)
(四)拓展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心跳推动血液流动。(视时间而定)
(五)拓展延伸
1.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流动?血液流动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
2. 总结:本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