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小数乘整数(表格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小数乘整数(表格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20: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小数乘整数(P2例1、P3例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的情境,通过小数加法引出小数乘整数的运算。例2引导学生运用例1中的计算经验,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承前启后
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小数乘整数。
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化解措施
迁移转化、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
师: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最爱放风筝,同学们想不想体验放风筝的乐趣?(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境图)
2.导入新课。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购买风筝吧!
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价=数量×单价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尝试计算。
(1)组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与以前学过的算式的区别。
(3)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学生汇报各自不同的算法,板书并归纳。
(5)引导学生对比,说一说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3.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0.72×5,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A.计算时应怎么乘?
B.积怎么处理?
C.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2)3.6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互动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数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1.(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仔细观察发现:算式中的两个因数一个是小数,一个是整数。以前学过的算式是两个整数相乘。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尝试计算3.5×3。
(4)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二:化成几元几角计算
方法三:以角为单位计算。
(5)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把元转化成角,就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就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了。
2.(1)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例2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并汇报。(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与教师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
3.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一根跳绳3.5元,学校买了5根跳绳。一共花了多少元?
3.5×5=17.5(元)
4.在积中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1)1.3×5=6.5
(2)5.04×2=10.08
(3)1.06×4=4.24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5.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最后袋中还剩10.5 kg,这袋面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10.5×2×2=42(kg)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一定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
培优作业
1.已知两个因数的乘积是3.16,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6倍,这时积是多少?
3.16×6=18.96
/
名师点睛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自行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注重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