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新课导入】中秋佳节刚刚过去,在一些沿海地带,例如广东中山等地的本地人,会用一盘炒田螺来祭拜月亮。中秋是田螺肉质肥美的佳季,而且当地人认为,“对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田螺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动物类群形态结构大有不同,那么田螺属于哪个动物类群,又有哪些结构特征呢?【新课讲授】
1.像田螺这样,贝壳内身体非常柔软,称之为 动物。2.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为 大类群。请你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说出下图中缢蛏的各个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3.缢蛏的形态特征:(1)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①贝壳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有 作用。②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消失或退化如乌贼( )。(2)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外套膜。①河蚌内的珍珠是由 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②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双壳类动物用 运动,如河蚌(斧足),蜗牛(腹足),章鱼(腕足)(4)双壳类动物用 呼吸,吸收的是溶解在 中的氧。
①蜗牛生活在 上,用鳃不能呼吸,它们的外套膜内部有一微细血管秘籍的区域,形成肺,可直接摄取 中的氧,这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5)双壳类动物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 和 。在吸收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除了缢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属于软体动物?3.常见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是 。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2)有益:
①食用:牡蛎、扇贝、鲍等贝类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药用:鲍的壳( )、乌贼的壳( )、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③工艺品:螺壳、珍珠壳
(3)有害: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 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练习】1.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柔软、有贝壳 B.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2.河蚌、蜗牛、乌贼等都是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坚硬的贝壳 B.身体柔软,用鳃呼吸 C.有肥大的斧足 D.鳞片细小,用鳃呼吸3.小时候,我们喜欢在海岸边捡拾各种各样的贝壳,这些贝壳来自于( )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D.海底岩石4.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河蚌、蚯蚓、蜗牛 B.石鳖、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扇贝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珍珠层 C.外套膜 D.斧足6.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B.C. D.
【新课讲授】1.节肢动物的种类繁多,是 的动物类群,有 120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其中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的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请你欣赏下列两种常见节肢动物标本,注意观察它们的特征,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1)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 和 都分节。(2) 和 等是昆虫的附肢。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②甲壳类:虾、蟹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④蛛形类:蜘蛛、蝎子请你欣赏下列常见节肢动物标本,注意观察各动物的特征,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4.蝗虫的形态结构:(1)身体分为 、 、 三部分。①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 对触角(触觉和嗅觉),三个单眼(感觉明暗)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② 部是运动中心: 对足,善于 ; 对翅,善于 。扩大了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对于昆虫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十分有利。③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体表有 (气门分布于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气体进出的门户; 与气门相连,呼吸器官是 (即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 和 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 和 分节,可使蝗虫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3)体表有外骨骼,有 和 的作用,以适应陆地生活。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昆虫需要蜕皮。通常发育为成虫后不再蜕皮。而蝗虫的一生要蜕皮 5 次才能长成成虫。5.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 、三对 、一般有两对 ,能飞行。
6.常见的昆虫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1)蜘蛛4对足用于爬行,没有翅和触角。(2)蜘蛛、蜈蚣、虾等不是昆虫,但它们是节肢动物。
7.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营养价值高②蜜蜂等昆虫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
⑤有的如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有的如蝗虫等会严重危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
【练习】1.蝗虫需要的氧气是通过( )进入身体的.
A.鼻孔 B.气门 C.气孔 D.口器2.蝗虫身体表面具有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A.角质层 B.外壳 C.外骨骼 D.角质鳞片3.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海蜇 B.乌贼 C.海豹 D.蜘蛛蟹4.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鱼类5.蚯蚓与蝗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外骨骼 C.有环带 D.有足
【答案】【新课讲授】1.像田螺这样,贝壳内身体非常柔软,称之为 软体 动物。2.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 二 大类群。
3.缢蛏的形态特征:(1)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①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有保护柔软的身体的作用。②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消失或退化如乌贼(海螵蛸)。(2)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外套膜。
①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②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3)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如河蚌(斧足),蜗牛(腹足),章鱼(腕足)(4)双壳类动物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
①蜗牛生活在陆地上,用鳃不能呼吸,它们的外套膜内部有一微细血管秘籍的区域,形成肺,可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这是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5)双壳类动物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入水管和出水管。在吸收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3.常见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2)有益:
①食用:牡蛎、扇贝、鲍等贝类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③工艺品:螺壳、珍珠壳
有害: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练习】1.B 2.B 3.A 4.B 5.C 6.B
【新课讲授】1.节肢动物的种类繁多,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 120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其中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的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2.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1)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②甲壳类:虾、蟹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④蛛形类:蜘蛛、蝎子4.蝗虫的形态结构:(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①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三个单眼(感觉明暗)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②胸部是运动中心:三对足,善于跳跃;两对翅,善于飞行。扩大了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对于昆虫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十分有利。③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体表有气门(气门分布于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气管与气门相连,呼吸器官是气管(即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身体和附肢分节,可使蝗虫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3)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以适应陆地生活。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昆虫需要蜕皮。通常发育为成虫后不再蜕皮。而蝗虫的一生要蜕皮 5 次才能长成成虫。5.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能飞行。
6.常见的昆虫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1)蜘蛛4对足用于爬行,没有翅和触角。(2)蜘蛛、蜈蚣、虾等不是昆虫,但它们是节肢动物。
7.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营养价值高②蜜蜂等昆虫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
⑤有的如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有的如蝗虫等会严重危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
【练习】1.B 2.C 3.D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