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1 22:1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2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líng dāng????????????sāi zhù????????????fēi é?????
jiē kāi????????????yíng píng????????????duǒ bì????????????zhàng ài?????

2.(3分)选字填空。
唤???????换????????赖???????懒?????????哲???????折
呼(?????)???????依(?????)???????(?????)学

3.(4分)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即使……也……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眼睛,?????嘴和耳朵。
(4)?????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4.(4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3)天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小星星。(?????)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3分)看图猜成语。
(1)???????(??????)
(2)???????(??????)
(3)???????(??????)

二、判断题(3分)
6.(3分)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三、单选题(6分)
7.(2分)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以前一篇作文要写十几个错别字,经过努力,现在减少了两三倍。
?????B.据说,这片林区每年大约有50万棵左右的被混血砍滥伐。
?????C.每当沉甸甸的果实挂上枝头,农民伯伯的脸上就笑开了花。
?????D.遇到难题不要慌,只要认真作答、深入思考、细心审题,就能够得分。
9.(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寒风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萌生???????保持 ?????B.延续???????萌动???????保持
?????C.延续???????萌生???????保存 ?????D.延伸???????萌动???????保存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10.(10分)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要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于是它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柔软—????????????黑暗—?????


(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什么?


11.(12分)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12.(10分)阅读步步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去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大概—(?????)
(2)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
(3)仿照带画线字的句子,写一句话。
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写出了(??????????)
??????????A.20世纪的成就大。 ??????????B.20世纪的世界像梨花一样美。
??????????C.20世纪的成就大,发展迅猛。

五、语言表达(7分)
13.(3分)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句子连用四个词语“________”写出了当时的落后。
用画线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


六、作文(30分)
15.(30分)小练笔。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 【答案】蝙蝠????????铃铛????????塞住????????飞蛾????????揭开????????荧屏????????躲避????????障碍
【解析】注意“塞”“障碍”的书写。
2. 【答案】换????????赖????????哲
【解析】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而含义不同的字,辨析形近字,可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来区分。
3. 【答案】(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解析】(1)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两个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所以填“不仅……还.……”。 (2)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实现后也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假设关系,所以填“即使……也……”。(3)前一分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分句肯定另一种意思,前后分句之间属于并列关系,故填“不是……而是……”。(4)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结果,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所以填“因为……所以……”。
4. 【答案】(1)设问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解析】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设问:是一种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申述问题的修辞手法。夸张:是有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5. 【答案】(1)五颜六色
(2)七上八下
(3)东张西望
【解析】平时注意对成语的积累与识记,通过图片不难猜出成语。

二、判断题
6. 【答案】 (1)× (2)× (3)√
【解析】(1)关联词使用错误,正确是“即使……也……”。
(2)这是一个肯定反问句,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即:蝙蝠的眼睛在夜里不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三、单选题
7. 【答案】C
【解析】ABD项概括都不全面,C项理解最为准确。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A.此句中“减少”与“两三倍”矛盾; B.此句中“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D.语序不当,应是“细心审题、深入思考、认真作答”。故选C。
9. 【答案】C
【解析】“延伸”是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持续下去。生命只能说“延续”。 “萌动”指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萌生”指开始起步;开始发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句意,与语感,第二空选“萌生”。“保持”指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保存”指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根据句意,第三空选“保存”。故选C。

四、现代文阅读
10. 【答案】(1)温暖????????僵硬????????明亮
(2)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 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3)略。
【解析】(3)开放性试题,可从“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这个角度来谈看法。
11. 【答案】(1)而且???????即使……也……
(2)A
(3)ACD
(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解析】(3)仔细阅读文段,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由“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总结概括可知蝙蝠眼睛并不敏锐。故选B。
12. 【答案】(1)依靠????????也许
(2)幻想????????现实
(3)旧社会的西藏农奴生活真苦,他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也没有医疗保障。(答案不唯一)
(4)C
【解析】(1)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的方法: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五、语言表达
13. 【答案】没有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没有伤痛,也没有离别。
【解析】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造句时必须透彻理解词义,明确词语的运用方法,所造句子要通顺、简洁。
14. 【答案】略。
【解析】把想发明的东西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即可,可运用一下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使你的描述更加的生动、具体。

六、作文
15. 【答案】略。
【解析】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