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21 21: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温故动物的行为概念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属于动物的行为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 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预习提纲
1、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捕食、取食行为一、动物的各种行为孔雀开屏求偶——繁殖行为育雏——繁殖行为动物的迁徙 蜻蜓 “点水”
—繁殖行为乌贼释放墨汁
—防御行为小熊装死
—防御行为黑猩猩吃香蕉
—取食行为蜜蜂采蜜—取食行为同类动物的打斗—攻击行为动物用吼叫声或在树上撒尿、涂抹腺液—领域行为二、动物行为分类(2)攻击行为:同类动物为获得食物、配偶、栖息地等采取的打斗行为(1)取食行为:寻找、获得、进食食物的行为(2)防御行为:避免受到攻击而进行的自我保护行为(4)繁殖行为:动物传种接代的行为1.按目的或功能分(6)领域行为:用吼叫声粪尿腺液标注领地(5)迁徙行为:因食物进行大规模迁移的行为2.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筑巢、婴儿吃奶。老马识途、小狗做算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 在“T”型迷官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资料1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资料2母袋鼠与幼袋鼠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资料3小鸟喂鱼资料5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将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汁涂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大山雀喝牛奶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资料4黑猩猩钓取白蚁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资料6黑猩猩摘取食高处的食物 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徒手拿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资料7① → ② → ③[合作探究]1.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3、5是先天性行为,1、4、6、7是学习行为2.对比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动物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动物为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先天性行为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种族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有差别。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小结:先天
性行
为学习
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局限性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比先天性行为高级动物
行为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三、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实验法、观察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合作探]】1.温故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实验的六个基本步骤2.实验(1)提出问题:小鼠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是学习行为吗?(2)作出假设:小鼠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是学习行为(3)制定和实施计划:①做好迷宫,在迷宫上盖上玻璃板。②准备一只处于饥饿状态小鼠。③在迷宫的出口放上小鼠最爱吃的火腿肠。④在迷宫的入口放上小鼠。⑤观察小鼠经过多少次“尝试和错误”吃到食物。(4)得出结论:
小鼠经过 “尝试和错误”找到食物,是学习行为。(5)表达与交流:
小鼠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是学习行为(1)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2)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
一步改进的 不一样。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和能力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合作探—课堂练习] 先让小鼠尝尝食物(火腿肠);用口或电吹风在出口的食物上向迷宫里吹气,让小鼠有目的去寻觅食物;准备两只小鼠同时或分时进行实验,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训练吗?它们有哪些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4)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5)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类行为?这对他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刚婴儿出生就会吃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对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而进行生存的基本需要。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 (6)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7)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吗?请举例 。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学习行为多,适应性就越强,对动物的生存越有利。
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守株待兔、小狗做算术题、杯弓蛇影。四、作业2、课外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1、课堂作业: 讨论完成P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