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细菌和病毒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细菌和病毒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11: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病毒的知识,让学生在自然界中除了显而易见的动物植物外,还有一些及其微小的、像细菌、病毒这样的微生物,从而进一步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消毒、杀菌工作。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细菌和病毒已经有了一种初步和模糊的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细菌和病毒有了一种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让他们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和病毒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搜集、整理有关细菌和病毒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认识细菌、病毒的危害和作用。
难点
使学生认识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教师以观察、自学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演示、阅读等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学生以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辅以阅读、讨论等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3分钟
(简述虎克故事。
师:虎克的这种执着、创新、求实、求真的态度就是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他发现的“小居民”叫做细菌,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大小、形状、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病毒》。)
展示小动画,谈话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花草、树木等植物和各种虫、鱼、鸟、兽等动物以外,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如细菌和病毒。
师:你知道它们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病毒。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资料,认识细菌
2分钟
(检查资料),阅读资料,形成印象。 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同学们都搜集到了吗?)
师:今天的课堂就同学们展示的平台,请把(课前搜集)的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资料拿出来,(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放在一起。)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获取关于细菌的知识。
出示提示,讲述要求。
师:请从老师给大家的资料卡中,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内容。
筛选???从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章节和篇目;
浏览???快速的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
勾画???勾画出段落中与问题有关的中心词句;
解释???用勾画的中心词句,试着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不能解释就返回到开始,重新筛选资料。
整理??将阅读到的有关词句、数据、图片等进行分类记录在卡片上;
交流??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比一比,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最多,最准确。
分组阅读,整理资料。
分析综合,形成知识。
汇报交流,初步认识。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3)细菌的生活。 4)细菌的繁殖。
展示学生资料卡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板书。
播放课件,加深认识。 师:细菌到底有多小?细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模样?细菌如何生活?细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
指导学生阅读课件内容,加深对细菌的特点的认识。 1)细菌的大小——用头发丝与细菌进行比较。 2)细菌的形态——各种菌图及细菌的鞭毛。 3)细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细菌的繁殖——用连续对折报纸的方法模拟细菌的繁殖,让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并想象出细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识。
小结:通过大家汇报的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细菌极其微小,有三种形态,这是细菌的外形特点;细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极快,这是细菌的生命特点。
从资料中找出有关“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生活”、“细菌的繁殖”这些信息。
学生活动
一名学生汇报完毕,其他学生补充的方法。
带着问题观看课件。并在课件中寻找答案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菌的哪一个特点感受最深,具体说一说。
指导学生学习查阅资料。
三、分析比较,认识病毒 15分钟
师:常常与细菌结伴的是病毒,它和细菌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看完以后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播放课件。
教师归纳: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阅读资料。
汇报交流。
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四、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15分钟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细菌与动植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和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也是生物界的成员,属于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同学们阅读课件内容,说一说细菌病毒与人有怎样的关系。 1.细菌和病毒对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课件。
细菌和病毒的益处。
师:其实,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请同学们看图片(腐烂的苹果与动物的尸体),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细菌和病毒,会变成什么样子?
师:细菌能分解腐烂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益处呢?请同学继续阅读。 播放课件,阅读细菌和病毒的益处,汇报。
学生阅读课件内容,汇报。
学生回答。
五、运用知识,实践创新 5分钟
(一)布置作业一,丰富细菌和病毒知识。
根据细菌和病毒的特点以及细菌病毒的危害和益处,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讲究个人卫生。
布置作业二,学做酸奶
丰富学生课上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