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2 飞回来的小水珠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2 飞回来的小水珠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14: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课
《飞回来的小水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了解大自然当中的露、云、雾等现象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2.科学探究:能制定探究实验计划验证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小水珠;学习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中会控制变量,实验后能分析对比实验的因果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观察事实,敢于提出自己的预测和推断,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乐于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探究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学会控制实验变量。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材料:相同大小的烧杯两个、培养皿2个、温水、热水、冷水等;2.教师演示材料:烧杯、培养皿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激发探究欲望。
1.同学们,看你们对吃这么感兴趣,老师特地给大家带来了一道美食,请看大屏幕:
2.同学们,不放水,不放汤,这原汁原味的鸡汤是食材里的水分和谁结合而成的呢?(从哪儿滴下来的水?锅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对吧?)(板书:小水珠)
3.你很会观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锅盖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课件:(研究的问题: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二、活动一:猜想小水珠的由来。
1.你们认为锅盖上的小水珠是谁变成的?(水蒸气)(课件:活动一)
2.是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锅里的热水会变成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来表示这种变化)水蒸气沿着锅内的气道上升,遇到谁就变成了小水珠呢?(板书箭头)(锅盖)水蒸气遇到锅盖就变成了小水珠,你认为与锅盖的什么有关系?(课件)(温度)
那你认为小水珠是在水蒸气遇到比它冷的锅盖时变成的还是在遇到比它热的锅盖时变成的?
生猜想。(遇到冷的盖子)板书(遇冷或者遇热)这是你的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3.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板书:?)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进行研究?(课件展示 研究方法)上网查阅资料,去图书馆,问大人,做实验。看来,你们的办法还真不少,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用做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小水珠的由来。(课件展示 实验法)
三、活动二:探究小水珠的由来
1.(课件:活动二)
2.要验证水蒸气到底是遇到比它冷的物体变成小水珠还是遇到比它热的物体变成小水珠,你们认为要同时设计几个实验?(两个)哪两个实验?(一个让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的实验,一个让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的实验)你真会思考!
3.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课件图片展示:实验材料:两个烧杯 两个培养皿 温水 热水 冷水)
4.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实验呢?先动脑筋想想,然后小组内讨论讨论。(将卡片贴黑板上)到此用时6分钟。
5.谁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咱们分享一下?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任务,你们要认真倾听,一是听他们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二是能对他们的想法提出质疑?
预设生:首先往两个烧杯里倒入同样多的温水。(生边说师边画边贴,写123,这是你们的第一步,你们有问题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倒入温水?怎样做到同样多?
往1号培养皿里倒入适量的热水,往2号培养皿里倒入等量的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做什么?为什么要倒入冷水和热水?为什么要等量?)
同时将两个培养皿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培养皿的底部有什么现象发生。强调观察底部。为什么要同时?
最后还应该干什么?作好记录,最后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6.这是他们的想法,其他的孩子还有想说的吗? 你们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培养皿底部的干燥,要先倒水后往上边放培养皿)
7.在同时进行的这两个实验中,(板书-----指黑板)同学们创设了这些实验条件,(课件展示)咱们一起来看看,相同的条件有哪些?请一个孩子来说说。不同的条件有哪些?
在这样的条件控制下,我们就能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我们把这种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这样的实验方法。
课件展示: 实验中的条件
①烧杯里水的温度②烧杯里的水量③培养皿内水的冷热
④培养皿里的水量⑤盖培养皿的时间
改变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8.其实,刚才我们交流的就是我们的实验步骤以及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课件 实验步骤)
9.同学们,你们看,有了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和实验步骤,我们把它们像这样依次序写下来,一份比较完整的研究计划就完成了(课件:我们的研究计划)。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是我们成功进行实验的前提。以后同学们在进行实验之前,都要像这样先拟定计划,再按计划开展实验。
10.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按计划进行实验。实验之前,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老师的温馨提示(课件)。
11.下面就请各小组长带领你的组员拿出面前的实验器材,看一看,里面缺少哪一样材料?(热水)好的,需要的热水老师马上给你们送来。请记录员拿出实验记录单,做好实验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孩子最善于分工合作,最善于观察发现。
课件出示: 实验记录单
培养皿内水的冷热
培养皿底出现的现象
1号杯
冷□ 热□
有小水珠□ 无小水珠□
2号杯
冷□ 热□
有小水珠□ 无小水珠□
实验结论
12.实验(6分钟)
13.汇报(17分钟)
同学们都认真的开展了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个实验汇总表。下面我们来汇总各个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我们用“√”表示有小水珠的现象,用“×”表示没有小水珠的现象,下面请各组的记录员上台来将你们的实验结果在汇总表上展示出来,其他的孩子认真看。
1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6个小组的发现完全一致:在这两个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两个现象,咱们在进行这两个实验时,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呢? (课件)
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遇冷的时候形成的。这就是我们通过对比得出的实验结论。如果让对比的实验条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最后我们能顺利的得到实验结论吗?所以我们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必须要将条件控制好。谁的猜想是正确的?(指板书)
现在,你们明白了锅盖上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吗?(擦问号)谁能用完整的话把这个过程说一说。
师小结:是呀,水变成水蒸气飞走了,飞走了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的锅盖又变回了小水珠,小水珠就是这样飞回来的,(课题)这些飞回来的小水珠顺着锅盖滴落到气锅里,就变成了香喷喷的鸡汤。
四、活动三:联系生活说一说
1.其实,生活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小水珠的现象还有很多,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今天早上,老师来的时候买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我用纸把外面擦的干干的,现在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的发现?(课件)谁能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课件:瓶身上形成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 )遇到了( )。
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也来像这样说一说。
(生:蒸饭的锅盖上形成的小水珠,那是水蒸气遇到了冷的锅盖;洗澡时,浴室的镜子上会有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镜子......)
关于这一点,我们戴眼镜的孩子可能感触会更深。指戴眼镜的学生起来谈感受。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所以老师要温馨提醒大家,戴眼镜可不方便了,我们一定要科学用眼,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小结: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更进一步的验证了我们的这个结论。(指板书)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请你们翻到教材纸的第54页,迅速的找一找,并用笔圈出来。从书上获取信息,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起告诉我。凝结。(板书)一起读一读那句话。
3.其实关于凝结的这种现象,我们早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思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了哪一种自然现象?看看谁是火眼金睛。(余8分钟)课件展示: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纱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节选
谁是自然界中水的凝结现象?看来,把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还会凝结成雾、雨、露珠。
五、活动四:了解凝结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余4分钟)
聪明的人们在了解了水的凝结原理以后,不仅仅做出了味道鲜美的气锅鸡,还把它用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请看大屏幕。(汽水鸡等)
六、活动五:我们来造雾
同学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水的这些变化(指板书),成就了我们家乡重庆的另一个别名——雾都,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也只有94天,重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雾天呢?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借助教材55页上的提示去造一造雾,根据这个模拟实验,联系我们的地理环境去揭开雾都神秘的面纱。昨天我已经将我的微信告诉了你们,老师期待分享你们的发现。
七、总结拓展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从一道名菜汽锅鸡谈起,研究了小水珠是怎样飞回来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经历了从观察到质疑,从质疑到猜想,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其实,科学研究只有经过反复的观察、质疑、猜想、验证才能找到真理。虽然下课的时间到了,但探究还会继续。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两个培养皿底部出现了怎样的现象?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知道是为什么吗?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这个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希望孩子们保持这种反复观察、质疑、猜想、验证的精神,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找到更多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