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者
醴陵市阳三石街道中心学校
课题
地图
学科
科学
适用年级
五年级
学时
一课时
课型
教材
【学习者分析】前面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为学习地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接触过地图,但都是一知半解,所以,要系统地教学生地图知识,让他们认识地图,学会使用地图。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科学探究: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是:学会看地图。
解决措施:通过看比例尺,找地点说方向等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是: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解决措施:看图例,算距离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具】多媒体等视听设备、课件。
【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创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制作PPT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
【教学准备】创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教学结构简要流程】1、教学导入。2、教学新授。3、教学总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一、教学导入:
猜谜语:一张画,虽不大,五湖四海全装下;行军旅游好向导,学习时事请教它。(打一物品)
抢答:地图。
多媒体技术
让新课引入自然生动。
二、教学新授:
1.提问: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使学生准确掌握地图的概念。
2.提问:你知道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吗?
阅读55页有关科技史。
实际
3.地图秀:世界政区图、中国铁路图、气象卫星云图、醴陵市政区图和阳三石小学平面示意图。
选择适当的地图,连线答题。
实际生活中应用地图,激发学习兴趣。
4.地图的三大语言:比例尺、方向、图倒与注记。
(一)、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的左上或左下角都会标记。(二)、方向一般方向确定: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与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及其文字说明。注记是标注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文字和数字
量长度,算距离。计算长沙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找地名,说方向。小组合作找出上海海南等地,并说出在祖国的方位。
猜图例,找图例。如:山、铁路和长城。书本57页中找首都国界等图例。
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地图的三大语言,强化知识。
5.保护我们的家园:看祖国卫星图(P58),说出最多是何颜色?表示什么?有何危害?国家采取了何措施?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法,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育学生要有环保意识。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懂得了地图的三大语言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好老师教的知识,但也有极少数同学有疑难,主要是以下两问题:1,对比例尺的厘米与米的转换有问题。2,方向的非正四方向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第1个问题应该强调千米(公里)的生活习惯问题,并多计算几个类似的题。对第2个问题,除了教清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要找一个我国的地理中心,这样,西北方等才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