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以及坚持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围绕认识心脏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指导学生探究心脏的功能
三、教学对象分析
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身体器官之一,它的有规律的跳动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心跳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或许是太自然了,以至于很少有学生去关注心跳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知识。
孩子们对心脏也并非是一无所知,本课通过搭建介绍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多媒体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富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让视频、图片等资料帮助孩子们将零散的点滴知识加以梳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媒体包括:
1、新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片《心脏和血液循环》相关片段:将身体内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3、相关图片:使心脏等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4、文字资料:具有一定条理性的资料使学生零散的知识得到梳理,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微信新闻图片,引出了本课的主题,也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1、出示图片
2、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看来心脏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心脏的知识。
二、认识心脏
1、你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
2、请同学们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心脏的位置。让老师看一下,别动哦!(出示图片)
3、教师小结:其实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你找对了吗?
4、那么心脏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你觉得它长的像什么?(出示模型)
5、我们的心脏有多大呢?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握紧,你的心脏差不多就有这么大。
三、了解心脏的跳动
亲身体验是孩子学习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最直观、生动的。通过手的握紧与张开来模拟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在让学生明白心脏
1、刚才我们对心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想不想知道你十几岁的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呢?
2、我们来看一看心脏的跳动(课件播放,学生观看动态的心跳情况。)(模型展示)
3、教师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的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4、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心脏的跳动,请同学们伸出一只手,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把拳头握紧与松开,我们连续做20次,开始!(1.2.3………)
跳动的形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要爱护心脏健康的意识,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5、你有什么感觉?
6、学生交流
7、累了我们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我们的心脏可不能休息哦!
四、了解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1)血液循环
1、心脏为什么要不停跳动呢?它是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来猜猜看
2、学生猜想
3、出示人体血液循环图,认识血管、血液。
4、教师模型演示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心脏可以把血液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其实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教会孩子良好的生活技能比向孩子灌输知识更为重要,搭脉虽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却是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有必要让孩子掌握。
6、那身体中那些地方可以找到血管呢?
7、血液流经血管壁时,动脉管壁也会相应的出现舒张和收缩,这就是动脉的跳动,我们称作脉搏。在身体的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请大家试着找一找。(学生尝试)
8、下面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准确方便的找到自己的脉搏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贯穿在探究实践活动中的,三次测量求平均数是避免误差的科学方式之一,也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9、现在老师有个疑问了,我们的心脏在跳,动脉也在跳,那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
10、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分三次测量20秒钟的心跳次数与脉搏次数。
11、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与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这样在全身不停地流动,这就形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师说明:心脏和血管都是我们的血液循环器官
(2)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将不易观察的血液循环用视频的方式展示,让孩子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相关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血液为什么要在身体内不停地流动呢?它为我们的身体做了哪些事呢?(播放血液循环动画)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其它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通过多媒体展示,既联系了前面两课所学的知识,又巩固了本课内容。让孩子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2、我们知道了心脏不停的跳动是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而血液循环保证了我们身体的正常代谢,那为什么在我们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3、小组讨论,(提示:运动的时候会消耗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运动时消耗了更多的氧气和养料,需要血液加速循环来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五、保护心脏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1、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对我们人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保护它呢?有哪些途径?
2、(出示课件)教师总结: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的最主要方法。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60的人也有可能拥有30岁的心脏,如果不注意保护,30的人也可能会有60岁的心脏哦!
六、总结全课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了解哪些知识?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保护心脏的健康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