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6.1有丝分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6.1有丝分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09: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教案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学习生物已有较长的时间,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与生物学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染色体的一些知识,如细胞结构等。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增殖是生命体生长的基础。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兴趣。
在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已经染色体的基本形态,对于细胞的增殖概念并不难理解。但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经历的各个时期,以及各时期染色体形态结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在本节课提供更多直观的资料,以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及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并未后续学习“减数分裂”奠定基础。











通过观察








主要表现在
本节课内容与其他内容简单联系


学生对于细胞的认识,有些是合理的认知,但也会包括一些并不科学的观点。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设置情境,暴露学生可能的前科学概念,并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细胞增殖的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首先来介绍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得出体细胞的增值时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五个时期,并引出各个时期的细胞及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以及特点,提出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并引发学生思考并且对比有丝分裂五个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及DNA数目。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分化育为成体。②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③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具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④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中亲代和子代中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讨论绘画植物细胞分裂图,简要标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在课堂开始,让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并进行简单介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学生的问题(什么样的细胞?起、止的标志?为何这样划分?为什么有丝分裂可以连续进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并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说出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
  学会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学生培养观察、分析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细胞分裂的意义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教学难点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学内容,讨论绘画植物细胞分裂图,简要标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2)教师准备有丝分裂照片,有丝分裂过程动画。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0min)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4ˊ) 初步解答学生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为后面的教学总结内容作准备。 学生以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提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之前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知识印象。
细胞周期概念 (5ˊ) 提供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照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学习。 根据图解方法教授细胞周期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细胞周期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周期知识点。 学生对图片感到好奇,同时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 用图片引起学生兴趣,为学习、总结细胞周期概念做铺垫。
有丝分裂的过程、 特征 (15ˊ) 教授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论基础——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重点。 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设置问题:为什么有丝分裂可以连续进行? 一般情况下,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全部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性。 运用现代化手段,用动画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态全过程,在分别用图像展示,总结各个时期重要特点。 学生分析有关文字描述找出关键词语(什么样的细胞?起、止的标志?为何这样划分?)。 学生回答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 学生观察动画,思考交流,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在新旧知识上建立联系。 运动比较的方法学习动物有丝分裂,能够更加系统梳理所学的知识。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是对所学的知识拓展,同时引出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10ˊ)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出之后的学习。 教授以板书的形式绘画表格、坐标图总结学习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学生谈论总结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来培养系统学习,对比学习及问题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比较学习法,并帮助学生构建起生物学概念。
教学内容及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小结及课后练习 (6ˊ)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练习: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观察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处于哪个阶段的细胞会更多些? 有丝分裂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各多少? 布置作业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课后问题。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教授课程。 (1)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之前所学的知识,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有丝分裂过程图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 4N 4N 0 0
DNA 4N 4N 4N 4N 2N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