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教案设计
? 1 教材分析
教材第5章顺承前4章遗传物质的发现、基因的本质与表达这一条线索,在1-2节中讲解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以此为基础引出了人类遗传病。本学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顺理成章,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能够体现科学技术最终为人类服务的理念。此外,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有关遗传病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
? 2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学习遗传基本规律、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等相关知识后,对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加之部分人类遗传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生物课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故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应转变方式,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当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1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3.2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3.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3.4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主要类型和各类遗传病的治疗方法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3.5通过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培养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并培养接融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6通过有关遗传病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7通过遗传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并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 4 课堂设计
4.1 课前预习 有备无患
通过观看《舟舟的世界》,既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在生活中寻找人类遗传病的病例,又能对比较典型的二十一三体综合征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4.1.1观看视频《舟舟的世界》 ,学生思考并填写表1
4.1.2课前将班级成员分为3个小组,利用课下时间,分别查阅多指、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绿色盲,青少年型糖尿病五种典型遗传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遗传特点,制作成ppt。
4.2问题导入 课堂开端(3分钟)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简洁的材料拉开一堂课的序幕,既能自然承接课前预习内容,又对下文的合作探究环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材料1:我国每年出生的儿童中,1.3%有先天性缺陷,其中70-80%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40%为各种遗传病所致。
材料2:达尔文与表妹爱玛结婚生育的10个子女中,没有一位是正常人!其中4人体弱多病、智力低下;3人终生不能生育;3人幼年夭折。
阅读完毕,学生上台回答课前的3个思考题。
导出主题: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传染病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给个人、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了解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十分重要。
4.3 概念讨论 正本清源(12分钟)
高中生物学科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概念名词较多,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相关名词概念。
4.3.1 什么是遗传病?结合课前查阅到的几种典型遗传病症,引导学生与感冒发热、腹泻对比,尝试给“遗传病”下一个定义。
定义的内容可多种多样,但是有两个核心要点不可或缺:遗传病指由于人的①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②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人类遗传病 。
4.3.2 遗传病的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①、单基因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
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结合课前所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派出代表展示ppt课件。最后,全班同学利用电子白板将多指、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绿色盲、青少年型糖尿病、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六种遗传病分别对应到以上三种类型中去,并了解三种遗传病症的定义,最后教师补充外耳道多毛症。
4.4 规律探索 深度洞悉(15分钟)
本环节是整堂课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在讨论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时,结合5种遗传病症的遗传图谱,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从世代之间、性别之间考虑加以总结,尤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种病症“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连续遗传”“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交叉遗传”规律总结难度较大,必要时可直接点出。
4.4.1 通过教师分析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上四种遗传病症的遗传图谱,总结四类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规律。
4.4.2 精选1-2道综合性人类遗传疾病的概率计算题,巩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与读图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遗传疾病的发病率。
4.5 科学前沿 开阔视野(3分钟)
本环节作为对所学内容的补充,能够扩展知识面,让学生对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预防策略、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有更深刻的了解。可由阅读材料的形式给出。主要内容涉及两方面:
①、如何确定遗传病的患病率和遗传方式;
②、对遗传病进行监测、预防和治疗。
4.6 当堂检测 巩固提高(12分钟)
1、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12min)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解析】(1)解答本题可采用画图分析法:
可见,祖辈4人中都含有显性基因A,都有可能传递给该女孩。
(2)如图
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
【答案】(1)不能。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2)祖母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 不能
2、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者 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都是患者 D.Ⅱ1和Ⅱ2都是携带者
【解析】根据Ⅰ1、Ⅰ2正常,Ⅱ1患病,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Ⅱ2为AA或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者,则Ⅱ3基因型为Aa,故后代患病概率=×=,A正确;据题干可知,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但不能确定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B错误;若Ⅱ3和Ⅱ4的父母都是患者,则后代全患病,而Ⅱ3正常,不合题意,C错误;Ⅱ1为患者aa,不是携带者,D错误。
【答案】A
? 5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因为课堂时间限制,师生录制教学微视频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前让学生自主观看《舟舟的世界》并填写探究表格也未尝不可。通过课堂展示等环节,让单调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但涉及到有难度的遗传规律探索,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最后利用读材料让学生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 “翻转课堂”的出现无异于给徘徊求索中的老式教学模式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但它既不能是墨守成规的微课教学,也不能变成学生主场的“自由市场”,如何在紧凑的备考气氛中灵活运用教学平台,如何在惜时如金的高中课堂上穿插视频资源,怎样合理组织课堂环节使得教学效率最大化等实际教学问题还等待着教育工作者的探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