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12: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
教学重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汇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什么内容吗?(量一量,比一比),根据课题你知道咱们这节课要完成几个任务吗?板书:量一量,比一比。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有关长度测量的知识呢?(引导学生从长度单位,单位间的关系,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及1厘米,1米,1拃,1步有多长等角度回顾)。
教师: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40厘米有多长吗?
学生比画,教师观察,寻找典型案例。
教师:我发现这次同学们比画的40厘米有长有短,有些同学还相差很多呢。如果老师告诉你,我们的课桌宽约40厘米,现在你能比画40厘米的长度吗?
教师:看来,光记住1米、1厘米、一拃、一步有多长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
做好测量前的准备
教师: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很多测量长度的工具,你知道这些尺子是怎么使用的吗?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数学书长度测量的图片,讨论怎么读数。
教师:你们能估计一下自己的肩宽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估的?(可以把一拃当成“尺子”,肩宽差不多是两拃长)那下面请同桌两个人互相量一量对方的肩宽,记住测量结果,看看谁估的准。
同桌合作,实际测量
教师巡视,找两人上台示范,其他同学判断测量是否正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纠正,选择最准确的量肩宽的方法。
再次进行测量,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肩宽 大约30厘米
分组测量,积累直观经验
1、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确定测量的对象后分别展开测量,如:两臂展开的长度,课桌长,身高,课桌高等。测量前,教师先提要求,如请学生估一估,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把什么当做“尺子”再进行测量。
根据学生交流反馈,形成如下板书:
一拃长 大约15厘米
肩宽 大约30厘米
两臂展开的长度 大约1米30厘米
课桌长 大约1米
课桌高 大约70厘米
身高 大约1米30厘米
在学生汇报身高时,要强调身高的读法。
量完了,咱们该比一比了,你认为是比什么呀?(让学生自由发言,如比大小,比长短,用手比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在比大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关系,课桌比肩宽长一些,长了多少,也就是说,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肩宽大约是一张课桌那么长;两臂展开的长度比讲桌长一些等)。
(五)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或高度
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和身边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也认识到了,咱们刚量的这些都可以当做“尺子”来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这条鳄鱼,也想让我们用这些尺子来描述它的身长。出示:这条鳄鱼长6米。
同桌讨论一下,你们选择谁的长度当尺子,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学生发言,组织学生站队,一次不成功可以通过测量进行调整。(学生可以采用走步、摆桌子、手拉手等方式描述鳄鱼的长度)
教师: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去测量鳄鱼有多长,可是通过我们的描述,我们确直观的在教室里感受到了鳄鱼的长度。
(六)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
教师:看你们描述的那么好,又来了一群小动物要来测验一下我们了,利用我们刚才描述事物长度的方法,,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下表中一种物体的身长或身高。可以先估一估,再实际比一比、量一量。(出示教材第89页的表)。
回顾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学会了用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的长度或高度来描述新鲜事物的长度或高度,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