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语文园地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1.在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中,记叙了令自己难忘的事例,同时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其中哪件事最令你难忘? 文中是运用什么手法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令人难忘的?⑴《风筝》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写的,写事情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2.回顾课文,交流方法。⑵《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⑶《麻雀》写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这些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3.讨论一下,我们在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体会。 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4.迁移练习。自己还读过哪篇课文,他是怎样把事情说清楚的,交流心得。初试身手 1.现在我们就把学到的方法进行运用。2.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观察第一幅图,思考:
图片上描绘了一个什么场面?可以交代出时间、地点、人物。
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注意观察这些人物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第二幅图片,分小组交流。 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注意观察每个人物的动作、表情。自己想象一下,当时他们会说什么?4.写一写。 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把它说清楚说生动,注 意用上动词。第二课时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小作者如何写清楚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的。习作例文杏儿熟了 我们家院子里有一颗大杏树。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要望望那颗杏树,羡慕的说道:“呵,好杏啊!”
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奶奶说栽杏树的时候还没有我呢。有一回,我偎依在奶奶的怀里问她:“奶奶,咱们家树上的杏有多少个?”
“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要不,你数数看。”
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啊,数啊,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奶奶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多。
这一年杏又熟了。有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有孩子在哭。奶奶急忙走出去,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和他一块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 ,不敢吱声。我没好气地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
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看他没伤着,就站起身往屋里走,又回过头来对孩子们说:“你们先别走。” 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杏一个接一个落在地上。我连忙弯腰去捡,不一会儿就捡了一个衣兜。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看他们吃的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转过头对我说:“要记住,杏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听了奶奶的话,我点了点头,以后,我每年都照着奶奶的嘱咐,把熟透了的金黄金黄的杏分给小伙伴们吃,也送给邻居的叔叔婶子们尝鲜。1.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写奶奶给邻居小孩分杏的事情。2.叙述事情开头时先交代了什么? 开头通过“说杏”、“数杏”介绍了杏好、杏多。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事情的?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事情的。
起因:邻居淘淘嘴馋摘杏;
经过:奶奶“打杏”、“分杏”;
结果: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在叙述事情的经过时怎样写具体生动的?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小木船二、学习短文《小木船》。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我见他那只做的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他一看,急了,哭着要我赔。我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这一下,陈明更生气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了两下,一把抓起书包,头也不回的走了。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也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在裤兜里,裤兜涨的鼓鼓的,不知手里攥着什么。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我惊讶的望着他。他满脸通红,激动的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陈明跟着爸爸妈妈迁到外地去了。那天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 珍藏在抽屉里。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1.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同学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来写?
作者选择了“小木船”这件事来写。2.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作者首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围绕在“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3.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友谊破裂写具体的?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4.阅读第四自然段,在叙述我和陈明友谊恢复时,是怎样描写生动的?
抓住“我”和陈明两人的动作(攥、塞、握)、神态(偷偷、惊讶、满脸通红、激动)。“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描写事情要有详有略。四、比较总结方法。小作者在选材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件事与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都选择了生活中的小事。这些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但却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小 结
今天我们从这两位小作者身上又学到了很多记叙事情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第三课时一、导入。 1.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许多多印象深刻的事,谁能和大家简单地说说。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回忆起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时,神采飞扬,老师和大家听得也是兴趣盎然,可当它化为笔下的文字时,怎样才能让读者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一件事。二、明确主题。捉蚊子趣事 一件烦心事
她收到了礼物 爷爷戒烟了
照片里的温暖 家庭风波
教室里的掌声 信不信由你在这些事件里,哪些事是你经历过的?哪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三、确定方法。选好事情了,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记录下来呢?
方法指导:
1.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一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事是由人做的,也要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3.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四、交流分享评议作文。1.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
2.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经历的事情,写完后自己多读几遍,认真修改。3.讲评的方法有:
⑴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小组互相读、评出每一组的一篇好作品,看谁把过程写得具体。
⑵挑出最佳作品全班讲评,让全班同学来学习是如何把事情写得具体生动的。
⑶对同一内容,优、劣对比讲评,为学生指出不足和修改方向。
⑷对有不足的文章进行讲评,寻找不足,从对比和修改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自己再做修改。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