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12: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P3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通过呈现天坛图、北京市的人口数和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
承前启后
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在认数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正确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化解措施
操作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揭示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将走进大数的世界,感受大数的奥妙。
1.同学们相互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 是5,百位上是1,十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5106)。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回顾计数器上个、十、百、千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整理数位顺序表。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万”。
①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拨,拨到九千,再拨一千。
②提问:千位满十该怎么办?
(2)组织学生继续拨珠,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3)组织学生结合刚才的拨珠过程,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4)讲解数位、数级的相关知识。
(5)组织学生整理数位顺序表。
3.探究19612368这个数的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1.观察计数器,并交流。
①计数器上面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②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1)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操作,在计数器上拨珠,明确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10个一千是一万”。
(2)继续拨珠、数数,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学生回忆拨珠的过程,讨论交流,发现“满十进一”的规律,明确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明确: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5)在学具卡片上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3.学生按要求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交流汇报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一万、一百万、一 千万。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鼓励并指导。
3.填一填。
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与十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万)位和(百万)位。
5.9654是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9),表示(9)个(千)。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2题。
1.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
2.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 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万以上的数。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
培优作业
一个多位数,从左往右数,第5位是万位,从右往左数,第5位还是万位,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
亿位
名师点睛
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数数,不仅学会数,还要在数的过程中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设计微课。